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4-03-20 10:12:49
陈涛:新跑道与文学的新质生产力 ——从文学期刊走进直播间谈起
找寻读者是紧要的事2024年开年的两场文学直播,将《人民文学》与《收获》两本历史悠久但相对于其辉煌时期又沉寂已久的文学刊物再次推回到大众视野当中,这次文学与互联网的碰撞产生的热度,带来的影响令人惊叹,已远非“奇迹”一词所能涵盖。这是文学活动,也是文学现象,更是文学...
[阅读全文]
2024-03-13 10:25:42
刘大先:作为中国文学总体性切片的地方文学
一文学史家与批评家总是摆脱不了对文学现象与问题进行命名的诱惑与焦虑,一方面出于对文学进行知识化与经典化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介入文学现场、参与文学实践的企图。文学史家的命名往往是以后见之明总结归纳,比如严家炎开创的小说流派史,将现代小说分为乡土小说派、自我小...
[阅读全文]
2024-03-07 09:11:56
谭旭东:创意写作的兴起是否会重塑文学新生态?
“中文创意写作”成为正式二级学科,标志着十多年前引入中国的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显示高校文学教育和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不断优化。随着创意写作进入正规的学科体系,从英美国家“舶来”的创意写作将加快实现中国化发展,并从多个维度推动文学生态的重构...
[阅读全文]
2024-02-27 10:41:52
乌兰其木格:“参差的对照”或互猎中的互谅
从题目看,《互猎》透露着丛林的残酷与尔虞我诈的狡黠气息。果然,小说以紧凑饱满的叙事节奏叙写了两个男人你来我往的算计与较量。在层层转折和往复纠葛中,雍和平与“抹子眉”的矛盾不断升级,但在事态陷入不可控的疯狂境地时,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到底没有彻底泯灭人性。历经生死...
[阅读全文]
2024-02-22 09:22:30
张炜:一只毛茸茸的瓜
赵月斌是一个多面手,写评论写诗写小说,还做文学组织工作。他为文坛所知,是因为活跃的理论批评文字。作者将写作学、诗学研究等统一在整个学问中,因而才能别开生面,找到个人的角度与语调。他常常能从奇特的、偏僻的入口进入文章。他从来不是一个仅靠组织漂亮词汇来往于文场的人...
[阅读全文]
2024-02-17 09:02:21
钱振纲:对于汉语小说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扎实考察
《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的作者陈迪强2007年至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时,我是他的指导老师。他的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考察清末至五四小说语言变革方面的题目。毕业后他去了大连外国语大学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阅读全文]
2024-02-05 09:48:12
孔见:时光里的石头
时间是一条遗忘的河流,随着年事的增升,它的江面似乎越来越波澜壮阔。《海南岛传》的写作,于我而言是一次逆流而上的摆渡。许许多多沉入水底的事物,如同河床里的石头,逐个露出了水面,显现出峥嵘的样子。这本书的写作,仿佛就是我个人身世的自述,打通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紧闭的大...
[阅读全文]
2024-01-26 08:54:03
欧阳江河:当代诗与中间环节
“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谈及中国经验、中国叙事和中国梦,就不得不面对他者的目光,面对翻译、传播、出版,面对国外诗界同行以及媒体评价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我称之为“他者目光”的中间环节。”将诗歌创作、诗歌评论的生态和现状,置于五年跨度的时间框架之中加以考察,这个想...
[阅读全文]
2024-01-22 09:42:50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徐汉洲诗集《水的样子》
诗人徐汉洲先生是一位从事酒业的敬业者,因为爱酒,同样就更爱水,因为爱诗所以就有诗歌远方和《水的样子》,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什么是水的样子呢?是天山之水,黄河之水,长江之水还是繁衍生命的母亲之水呢?当我捧读《水的样子》诗集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大海,是奔腾的涌...
[阅读全文]
2024-01-17 08:55:09
大解《悲歌》:在横断山脉的峡谷之中
当我阅读完大解的长诗《悲歌》,止不住沉浸在其博大和厚重中,久久不能自拔。大团圆和大游行的叙事结局并不能缓解我的悲天悯人,这样的阅读意味着捣毁,也象征着建构。一个诗人的精神愿力如此强大,也只有长诗能够完全承载。围绕着主人公“公孙”发生的一切在阅读中彻底激活了,每...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