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2-11-21 03:33:37
梁平:寻求新的可能性的写作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印象中的梁平擅长宏大叙事,而他新近发在《中国作家》第10期上的一组《人物志》却在日常生活的海洋中撷取诗情,把目光聚焦于几个小人物,状写刑警姜红、邻居娟娟、好人张成明、痴人唐中正、逝者甄怀远、知青王强等平凡的生活际遇...
[阅读全文]
2012-11-16 06:00:07
冯骥才:面对艺术背对市场
</H1>“四驾马车冯骥才的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展览,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众多文化名人前往助阵。前天,冯骥才接受了本报专访,他称要站在明天看现在,对文化保持先觉性。对于那些注重市场的年轻艺术工作者,冯骥才告诫说:“我特别希望对年轻人说一句话面对艺...
[阅读全文]
2012-11-09 06:07:45
何平:麦家小说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意义
[阅读全文]
2012-10-30 04:00:53
王彬:诗歌批评的新收获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在中国当下的诗坛里,湖北的诗歌界是不可以回避的。湖北诗歌界的历史与现状是一个应该研究的课题,可惜这方面的成果不多,就我所读到的一些文章,也大都属于对个体的论述,且散见于湖北地区高校学报,刘川鄂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
[阅读全文]
2012-10-23 03:21:32
陈华文:生态文学之思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自然生态文学阐述的主题和内容,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之危,并预兆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本身。与其他文学门类不一样的是,自然生态文学与今天的物欲主义潮流格格不入,并且站在了这个潮流的反面。 在自...
[阅读全文]
2012-10-22 01:58:32
长篇小说的“中国化”及其他
[阅读全文]
2012-10-16 03:03:24
阿城,别一种认识的维度
2012年的8月17日,下午六点左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国内到达口。 正被一泡尿憋得不行的我,在出口处东张西望,却愣是不敢离开半步,因为我在等阿城。 过了不知多久,一眼瞧见阿城慢悠悠从出口处出来,单肩包,圆框眼镜,寸头,边走边回头张望。我叫了一声“阿老”,他闻声笑...
[阅读全文]
2012-10-15 04:01:43
赵瑜:散文对生活应该如何猜测
常读到一些散文,语言很好,但它的体例有些模棱两可。说是散文吧,但在写作的情节设置中,作者总想把生活中的坎坷处无端修饰掉,成为华丽的场景或可口的菜肴。这些文字从生活的某个早晨的某个村庄出发,踩的是踏实而泥泞的乡土路,可是,只一会儿,作者就不安分起来,急于奔向...
[阅读全文]
2012-10-11 01:58:51
符曦:肉身的伤痛与艺术的良心
如果与符曦相识之前,你先见到的是她的画作,你一定不会想到这些充满伤痕与生命张力的画,是出于一位女性艺术家笔下。而与她稍微接触,你便会对她本人与作品的联系笃信无疑。符曦是艺术家中出了名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她知性笃定的外形,还是她言谈间流露出的深刻,都与她那一幅幅带...
[阅读全文]
2012-10-09 02:06:25
断裂还是延续: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变折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