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3-03-14 06:00:15
黄大荣:视文学为生命的表达
荆州自古出诗人。屈原——岑参——三袁,贯穿文学史,并且独树一帜。我琢磨过其中的缘故,那就是荆州作家往往将文学视为生命的表达,而不是求闻达的工具。都说当代写作者浮躁的多,沉静的少。荆州似乎有所不同,这里,不求闻达者甚多。雪垅,即黄学农,便是其中之一。 早...
[阅读全文]
2013-03-12 03:15:32
散文理论发展不能悖离现实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宏观格局中,散文理论建设一向处于异常贫弱与明显滞后的境地。关于这点,我们从以下两个维度可以看得真切而清晰:第一,相对于小说、诗歌和戏剧理论的观念成熟、体系完备,遗产丰厚,以及其发展态势的...
[阅读全文]
2013-03-07 09:09:17
徐江:小说的长度与生存理由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前阵看莫言的一篇文章,读到他“长篇就是要往长里写”、“一个擅写长篇小说的作家,不一定非要走短——中——长的道路,尽管许多作家包括我自己走的都是这样的路”之类的论述,复又联想到十几年前,王朔写完《看上去很美》质疑前...
[阅读全文]
2013-03-06 08:19:04
高原绝响 诗坛新声――评李志宏诗集《我在高原》
《我在高原》是李志宏继《时光掌纹》之后推出的又一诗歌力作。 相交不在长。李志宏留给我的只有清俊、温和、不善言辞、一张微胖的圆脸架着一副白边眼镜的印象,一如我所熟悉的大部分纳西族文人的模样儿。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貌不惊人的诗人,却以一部《我在高原》征服了我的...
[阅读全文]
2013-03-04 05:03:29
刘淮南:增强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学术品格
</H1> 改进文艺理论和批评的文风与学风,还有一个增强其学术品格的问题。今日之所以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面对现实中一些文艺理论和批评存在的背离学术品格的事实,面对这些事实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悖于文艺理论和批评宗旨的弊端,需要加以重视。 所谓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宗旨是什...
[阅读全文]
2013-03-03 05:02:43
萧袤:回到故事的原点
10多年前,我在第一本童话集《电脑大盗变形记》的后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希望我的童话能带给小朋友们一些快乐,一些思索。力求我的童话要有幻想色彩,要有现实关怀,要有幽默韵味,要有儿童情趣,要有游戏精神……” 请注意最后一个要求:要有游戏精神。在这个要...
[阅读全文]
2013-02-28 03:19:41
王美春:文学批评应成为“美的批评”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现状饱受诟病,尤以近年为甚。文学批评现状不仅受到文学批评家的指责,也遭到作为批评对象的作家以及读者的冷落。不少文学批评,沦为“红包”批评、“抬轿”批评,语言枯燥乏味,无任何美感可言。法国著名文学批...
[阅读全文]
2013-02-26 04:04:33
鲁若迪基:诗歌是大地上另外一种作物
鲁若迪基,普米族,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丽江市文联党组书记。曾获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首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第三届徐志摩诗歌奖等。出版诗集《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
[阅读全文]
2013-02-25 03:10:14
罗文华:藏书暴发户不值得追捧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一个人一年应该买多少书,一辈子应该藏多少书,是文化人聚会时总爱谈论而且谈论不休的保留话题。 2007年,长沙作家彭国梁先生出版了一本《书虫日记》,记录了自己2005年的买书经历。他在该书序中说:“这一年,除了编书写书,...
[阅读全文]
2013-02-22 04:05:42
何瑞涓:劣质电影是“豪华地沟油”
“今天可是‘长影三杰’跟‘四王’都到了。”提前半个小时,不大的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都是熟人甚至是好友,彼此之间聊起来都坦率而活泼,对于重大问题又不乏严肃与认真。10月30日,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举办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研讨会召开,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艾克拜尔·...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