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4-05-28 03:02:33
语境的召唤与留白的叙事――读朱朝敏的小说
将近20年的写作经历、上百万的文字累积,对一个作家来说都是一种不寻常的经历。这样漫长的磨砺过程,曾经因生存缘由的中断而又在不舍中的续接,个中的勤勉、忍耐和艰辛,可能只有朱朝敏自己才会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尤其是当她的作品还未能在时间的辽阔中、在空间地域的辽阔中获...
[阅读全文]
2014-05-27 02:14:16
凸凹的“新乡土小说”新何在?
同心出版社近日出版了著名北京作家凸凹的一组名为“新乡土小说三部曲”的长篇小说《大猫》《玉碎》《玄武》,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凸凹是北京京西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从事文学创作30年来,他致力于抒写充裕着京西地域风情和乡土形象的长篇小说和众多的中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
[阅读全文]
2014-05-23 02:12:19
樊星:追求智慧的文学批评
</H1> 在看过了许多晦涩的文论,并注意到这样的文风还在评论界以及高校学生中蔓延以后,就感到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了:如何在文学评论中写出人生的智慧、文学的风采?而这样兼具智慧与文采的文论风格,其实在当代已经产生,只是没有蔚然成风而已。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便是...
[阅读全文]
2014-05-22 02:07:54
黄桂元:知识分子世相的悲凉长叹
方方的小说《惟妙惟肖的爱情》题目一语双关,内隐玄机,反讽意味尽在其中。方方对社会世相的书写从不蜻蜓点水,而是抽筋剔骨,针针见血,显示了一种深度现实主义写作的文学风格。 《惟妙惟肖的爱情》通过叙述禾呈教授一家在现实冲突与文化焦虑中的不同命运,表现了知识分子...
[阅读全文]
2014-05-22 02:01:54
吴义勤:历史现场的重返与再现
作为一种非虚构文体,报告文学在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历史与呈现现实方面具有独特的文体优势。众多的报告文学作品通过对诸多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叙述再现历史长河的震撼与壮阔,呈现现实生活的生动与丰富,塑造形态各异的人物,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相比...
[阅读全文]
2014-05-19 12:12:36
张新颖:批评的丰富和复杂
批评是一项尴尬的事业,在今天,尤其如此。公众要求批评对作品说话,判断作品的好坏优劣,要求批评给出结论和说法,这个结论和说法要简单、明了,如果还能痛快,就更好了。批评家好像是拿着一把尺子去丈量作品的人,有时候他们不仅被要求报出丈量的结果,而且还要求亮出他们的...
[阅读全文]
2014-05-13 04:09:57
赵金钟:“网络诗歌”的自由抒写
进入21世纪以来,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创作或发表诗歌作品的现象十分活跃。学术界或网络界一般称这类诗歌为“网络诗歌”,也有人称之为“网络体诗歌”或“新媒体诗歌”。这是一种参与者众、发展迅猛的诗歌门类。它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在改变了诗歌传播方式的同...
[阅读全文]
2014-05-09 03:03:04
江冰:张欣的底牌
</H1> 我把张欣新作《终极底牌》看做一个类似俄罗斯套娃的故事,它属于葫芦丝结构,葫芦有两段,但它们是一体还是两者呢?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作品是从“90后”中学生的生活进入都市叙述,以花季少女的中学生活开场:少女的怀春、师生的代沟、升学的压力、当下中学生活的核心冲...
[阅读全文]
2014-05-08 05:05:32
邵振国:文学的精神指向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最为贴近。它们几乎就是一个东西!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它们就已暗自结成这种“亲密难分”的关系了。当一树蓓蕾初绽,花蕊芬芳迎向这个世界的各个方向,其中必有无可计数的花蕾,是朝着文学的。 这是自然而...
[阅读全文]
2014-05-05 04:21:42
李云:现实的讲法或真实的可能
2013年,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一经推出就迅速卷入舆论的旋涡,小说通过一个在火灾中意外死去的底层人物游走于阴间和阳间的寻访和记忆,贯穿起贫富差距、阶层分化、蚁族、强拆、冤假错案、袭警、农民工卖肾等一系列现实事件。作品出版后,相当一部分读者表达了对《第七天》的...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