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4-08-20 02:37:34 诗人大解:创作犹如在高原约见众神
    诗人大解是位为诗意而活的“隐士”,他十六七岁时在家乡青龙贫穷的山区创办杂志学写诗作,于清华大学读书期间迷恋先锋刊物,随后发表新诗。多年来,他坚持创作的短诗达千首之多,历时四年耗费心血创作出的长诗《悲歌》被誉为“东方的创世纪史诗”。此后,他还写就了500余篇寓言和...   [阅读全文]
    2014-08-13 04:18:01 金波:白发里住着小精灵
      7月31日,是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的生日。今年的生日,金波收到的祝福格外多,因为80岁了,是个送上祝福、表达敬意、总结创作的恰切时机。我们也凑个热闹——做媒体的,总要为自己的文字找个理由。  致电金波约访谈,老人幸福里透着不安:哎呀,我说不过不过,大家伙儿非...   [阅读全文]
    2014-08-12 03:30:14 高红十:厚重的黄土 厚道的人
    “千尺厚的黄土百丈高的山,经不住吆牛人的一声喊”  【一】45年前冰天雪地的一月,28000多名年轻人从北京启程,乘火车、汽车、毛驴车加上步走……来到延安。厚重的黄土地,厚道的陕北乡亲接纳了他们。谁都想不到,“知识青年”的名号会冠其一生。  我是其中一分子。1969年1月...   [阅读全文]
    2014-08-11 03:08:48 民族·地域·女性――叶梅创作扫描
      叶梅的写作,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民族书写、地域书写、女性书写。  叶梅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觉的作家,那种自然而然地化在她骨子里的民族眼光和民族意识,首先缘于她的土家族出身,以及她文化血液中的土家族精神。叶梅的写作,既是对土家族历史风俗的巡礼,又是向土...   [阅读全文]
    2014-08-04 02:17:45 把悲悯与严肃还给悲剧艺术
      8月22日晚,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演出曹禺的经典剧作《雷雨》,这是一场低票价的公益演出,台下的观众80%是在校大学生,其余则是中学生。演出之中,观众不时发出嬉笑之声。要知道《雷雨》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剧中三位年轻人的死亡,两位母亲的非痴即疯,宇宙间斗争的残忍和冷酷,...   [阅读全文]
    2014-08-01 04:05:50 朱小如:从“方法论”看“批评观”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批评史中的作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版)一书是文学批评家程德培的新作,汇集了近年来他所撰写的十四篇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文章。如贾平凹的《带灯》、苏童的《黄雀记》、韩少功的《日夜书》、马原的《牛鬼蛇神》、格非的《春...   [阅读全文]
    2014-07-29 02:24:17 相宜:文学的“加法”
      两年前,我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好友分享的一篇转发率很高的日志,这篇日志打动了很多读者,其中也包括我,人们由此唏嘘爱与生活,同时也心存希望。故事的名字是《星空下跳舞的女人》,作者滕肖澜。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滕肖澜笔下的上海故事,如今想来是有些奇妙,这一次文学...   [阅读全文]
    2014-07-28 02:20:35 崔长平:枕前发尽千般愿
    两情缱绻、如胶似漆、难割难舍时,深挚爱情的撕心裂肺、刻骨铭心之感就会以山盟海誓的语言方式来表述,有些柔肠千转、低婉倾诉,恰似燕语莺声、余韵悠长;有些情不自禁、缠绵悱恻,恍如风扬雨润、令人销魂;有些烈焰滚腾、激情奔放,正像山崩地裂、岩浆喷涌、一泻千里……在上下五...   [阅读全文]
    2014-07-25 02:33:55 梁鸿鹰: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文艺批评是整个文化生态中重要的一环,是富于智慧的人们对于文艺现象的评说与解释,批评言说的必要,在一个文艺蓬勃发展的年代里显得尤其突出,这是出于精神创作生产规律的一种必然需求——一切来源于人类精神创造的自觉冲动,因...   [阅读全文]
    2014-07-23 05:52:59 王士强:“青春期”的抒怀
       1922年4月,成立于浙江杭州,其初始的四位成员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彼时均20岁上下,可谓青春年少。而此时,距离中国新诗之“面世”不过几年光景,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诗歌史上第一本新诗集《新诗集》(第一编)的出版都仅仅只有两年多,此时对于中国的新文化...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