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14-10-15 02:08:48 最佳近似度:诗译者的最高追求
      有人说,诗歌是不可译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应当说,有可译的部分,也有不可译的部分。一般说来,诗歌的内容是可译的,形式几乎是不可译的。诗歌的内容可译,但不容易译,这里我所说的是抒情诗,因为它不同于叙事文学,后者有故事情节,有逻辑性;而抒情诗则不同,尤...   [阅读全文]
    2014-10-14 02:01:07 朱水涌:“无名时代”的思想碎片
      这是对一个失却主体的零碎现实与生活的关注与捡拾,也是以自己的思考对一堆碎片做一次思想的整理与审视。  “人是要有点思想的”,是这本随笔杂感集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在这篇杂感中,作者说,在这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网络时代里,“人云亦云”成了人们焦虑的原因,所...   [阅读全文]
    2014-10-13 03:09:32 刘安海:关于文学概念的一点质疑
      先看到一本《生态文学》的教科书,主编在“后记”里说:“凡是关注生态,对原初自然生态的仁慈与美好有体认,对人类制造的生态危机有警觉,对正确的生态理念有阐发,对生态珍惜有渴望,对生态教育有努力,对生态保护有行动的所有文字的、图像的、声音的文本都是生态文学文本。...   [阅读全文]
    2014-10-09 03:03:08 陈华文:重拾历史文化的诚挚表达
      从《废都》《白夜》《怀念狼》到《秦腔》《古炉》《带灯》,再到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贾平凹已经出版了十五部小说。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几乎都在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技巧。而永远不变的是,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主人公一概都是底层小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打上中...   [阅读全文]
    2014-10-08 02:06:04 李汝保:我笔下的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
    2014年3月4日,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因心肌梗塞在北京逝世。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出席了追悼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纪念文章。《每周广播电视》开辟“金色年华”周刊“那一年”栏目,我撰稿《我所认识的吴天明》寄去,以飨读者。回想20多年前与著名...   [阅读全文]
    2014-09-30 04:02:10 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关于文学风格的研究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分析评价当下文学发展状况的重要切入点。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氛围中,应当高度关注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呈现,并以此作为把握作家创作的审美特质和当前文学总体发展水平的观察点。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从学理上...   [阅读全文]
    2014-09-29 03:03:46 郭军:全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
      网络、手机、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MP3MP4MP5、DV、卫星通讯等媒体和终端,将为文学需求不同的受众提供分众化的信息,这不仅将带来信息碎片化和受众碎片化,还将深刻改变文学的创作理念、传播途径与阅读方式,文学已经被全媒体时代深刻...   [阅读全文]
    2014-09-24 02:07:36 诗书漫卷――晏园诗书读后札记
      “一炷心香悄相寄”  读《王家新诗词书法》,被一首七绝迷住:“是夜忽得复翁意,柔毫振迅未能弃。隔世知交应祭取,一炷心香悄相寄。”诗后,王家新写了一段跋语:“白蕉先生兰题册,余研习已久,心摹之手追之。于二十世纪回望,堪称大师者自有翁名也。君书神传魏晋,尤以二...   [阅读全文]
    2014-09-23 02:15:02 鲁奖评论:无边的繁茂
      从参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的134部(篇)作品看,它们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近年来文学研究与批评的状况与成绩。概括地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批评家们保持着巨大的理论热情。不管在任何时期,文学的发展都取决于创作与理论的共同发展。批评家们是否响应现实社会的...   [阅读全文]
    2014-09-22 04:32:45 大解:释放诗歌内在的光芒
     感谢各位评委对我诗集《个人史》的肯定,并因此获得鲁迅文学奖。  近些年,我写诗少了,但我得益于诗的东西越来越多。当我从诗中走出,从事小说、寓言、散文随笔等创作时,我时时感到诗性的存在。正是那些不可名状的东西,给了我无限的向度和广度,让我领略了文学的魅力。如果...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