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5-02-03 04:00:31 张执浩:理想的诗歌在等待理想的读者
      张执浩,作家,诗人,《汉诗》执行主编。著有长篇小说《试图与生活和解》、中短篇小说集《去动物园看人》,诗集《撞身取暖》等。    何为诗?诗歌何为?举凡能够脱口回答出这两个问题,且言之凿凿者都值得怀疑。  在我看来,任何真正自觉的写作者早晚都会面临上述两个问...   [阅读全文]
    2015-01-20 03:09:32 叶延滨:诗坛又听大风歌
      诗人张况,年少气盛,恃才交友,朋友间相处,总以笑脸回答各种难题,是个心里装得下事的人。  张况在佛山以书法、文章和美酒打发寻常百姓的岁月,同时也以十三年的坚韧,呕心沥血完成了8万行的《中华史诗》,此史诗分三大卷共十九章,上溯远古神话,下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阅读全文]
    2015-01-19 05:03:08 2014年短篇小说:从乡村到城市
      2014年的短篇小说在题材比重上发生了变化,势头正劲的城市题材已逐渐取代日益衰落的乡村书写,成为当前的创作主流。乡村题材和城市题材的一衰一兴之间,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时代转型。  在文学这个成员众多的大家庭中,短篇小说似乎是一个热闹的绝缘体...   [阅读全文]
    2015-01-15 09:11:13 高小立:“锋刃”上的谍报人
        谍战题材电视剧已屡见不鲜,大多离不开卧底、传送情报和假夫妻等基本的叙事元素,谁想再触碰这类电视剧,首先都会想到突破上的难度。其实对于高手来说也不见得多难。这是因为类型可以相同,故事依然惊心动魄,情节必须环环相扣,传递情报的方式大同小异,那么不同的突破点...   [阅读全文]
    2015-01-14 04:08:27 当下军旅诗人的诗性自觉
      发展变化中的军旅诗歌从未放弃对公共生活、共同价值和民族感情等的珍视和书写。特别是从中国梦强军梦、重大纪念日等众多活动征文的诗歌作品看,军旅诗人从未停止发声,军旅诗也大批量地在场,但佳作不多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一部分军旅诗人的创作似乎与诗性自觉本身存在着审...   [阅读全文]
    2015-01-13 03:09:49 汪海:布朗肖的冰与火
       [阅读全文]
    2015-01-12 04:09:59 《野草》:绝望之境的永恒反抗
      《野草》是鲁迅惟一的一本散文诗集,出版于1927年。此书文章多是鲁迅针对不同的情由所抒发的感慨,其展示的生命哲学皆源于个体的生命体验,正如李欧梵评价的那样,是“个人杂感的诗意的变体”。虽然它没有一个内在的严密系统,但是我们却可以对这些文章大体分类从而进行关联性...   [阅读全文]
    2015-01-07 03:16:15 方维规:文学的位置与批评的空间
    受杨慧林、耿幼壮之邀,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西方文论”教学团队最近完成的十卷本“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而举办的座谈会,会议主题是“西方文论在中国学术语境的空间和张力”。陈剑澜为《文艺研究》邀稿时的要求是,以座谈会之会题为提示性主题,各...   [阅读全文]
    2015-01-06 04:04:02 杨雪松:从容沉静的叙事
      赵雁的长篇小说《红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以45万字垒起新中国的钢铁历史。这本有着红色绸缎般质感封皮的书,就像一个压缩的建筑。作品在钢铁家族史、重大钢铁事件、社会变革变迁三者之间纵横交错,它们互为支撑、互为命运。  《红绸》里的伊白慧一家三代人都在...   [阅读全文]
    2015-01-06 03:05:53 2014年长篇小说:在突围中向着更深处掘进
      2014年的长篇小说收获了不少好作品,无论是表现的内容还是写作风格都是千姿百态,难以一言以概之。全年有数千部作品问世,我的评述显然仅仅限于我的阅读范围。  写实突围  当代文学具有强大的写实传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的理论过于神化写实传统,甚至将其当成一种不...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