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5-02-09 04:50:16
《模仿游戏》:平庸之恶从未离人们远去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有句名言:所谓法西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法西斯,另一个是某种意义上的“反法西斯”。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占据所谓正义这一道德制高点,对他人施暴,古今中外都不少见,而道德狂热与受迫害妄想,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又如同孪生兄弟,经常出现在控诉、...
[阅读全文]
2015-02-06 03:22:30
钟而赞:乡土、历史和心灵栖居地
2000年,办公室新添了一台电脑。空闲下来,我漫不经心地敲打着键盘,一个中篇的开头渐渐有了一些眉眼。我没经过自觉的、有效的构思,甚至并不清楚要让哪些人在自己的笔下出现、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陆陆续续写了七八千字,却不得不停下来。中断的原因,一是生活积累的欠缺,二...
[阅读全文]
2015-02-03 04:00:31
张执浩:理想的诗歌在等待理想的读者
张执浩,作家,诗人,《汉诗》执行主编。著有长篇小说《试图与生活和解》、中短篇小说集《去动物园看人》,诗集《撞身取暖》等。 何为诗?诗歌何为?举凡能够脱口回答出这两个问题,且言之凿凿者都值得怀疑。 在我看来,任何真正自觉的写作者早晚都会面临上述两个问...
[阅读全文]
2015-01-20 03:09:32
叶延滨:诗坛又听大风歌
诗人张况,年少气盛,恃才交友,朋友间相处,总以笑脸回答各种难题,是个心里装得下事的人。 张况在佛山以书法、文章和美酒打发寻常百姓的岁月,同时也以十三年的坚韧,呕心沥血完成了8万行的《中华史诗》,此史诗分三大卷共十九章,上溯远古神话,下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阅读全文]
2015-01-19 05:03:08
2014年短篇小说:从乡村到城市
2014年的短篇小说在题材比重上发生了变化,势头正劲的城市题材已逐渐取代日益衰落的乡村书写,成为当前的创作主流。乡村题材和城市题材的一衰一兴之间,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时代转型。 在文学这个成员众多的大家庭中,短篇小说似乎是一个热闹的绝缘体...
[阅读全文]
2015-01-15 09:11:13
高小立:“锋刃”上的谍报人
谍战题材电视剧已屡见不鲜,大多离不开卧底、传送情报和假夫妻等基本的叙事元素,谁想再触碰这类电视剧,首先都会想到突破上的难度。其实对于高手来说也不见得多难。这是因为类型可以相同,故事依然惊心动魄,情节必须环环相扣,传递情报的方式大同小异,那么不同的突破点...
[阅读全文]
2015-01-14 04:08:27
当下军旅诗人的诗性自觉
发展变化中的军旅诗歌从未放弃对公共生活、共同价值和民族感情等的珍视和书写。特别是从中国梦强军梦、重大纪念日等众多活动征文的诗歌作品看,军旅诗人从未停止发声,军旅诗也大批量地在场,但佳作不多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一部分军旅诗人的创作似乎与诗性自觉本身存在着审...
[阅读全文]
2015-01-13 03:09:49
汪海:布朗肖的冰与火
[阅读全文]
2015-01-12 04:09:59
《野草》:绝望之境的永恒反抗
《野草》是鲁迅惟一的一本散文诗集,出版于1927年。此书文章多是鲁迅针对不同的情由所抒发的感慨,其展示的生命哲学皆源于个体的生命体验,正如李欧梵评价的那样,是“个人杂感的诗意的变体”。虽然它没有一个内在的严密系统,但是我们却可以对这些文章大体分类从而进行关联性...
[阅读全文]
2015-01-07 03:16:15
方维规:文学的位置与批评的空间
受杨慧林、耿幼壮之邀,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西方文论”教学团队最近完成的十卷本“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而举办的座谈会,会议主题是“西方文论在中国学术语境的空间和张力”。陈剑澜为《文艺研究》邀稿时的要求是,以座谈会之会题为提示性主题,各...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