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5-05-21 04:16:35 陈殿兴:一部不同凡响的爱情小说
    我认为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爱情小说。那末,它有哪些方面不同凡响呢?不同凡响之一:群峰竞秀,尺幅千里改革开放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把束缚青年前进的羁绊一扫而光。青年获得了精神解放。他们大展宏图,奋发向上。这部小说讲述的就是改革开放后军医研究生院几个研究生在勤奋学...   [阅读全文]
    2015-05-18 02:53:13 《第五战区》:面对如此广阔的世界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苦难历史,相应地也都有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战争壮举。世界文学史上那些关于战争题材的名著,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幕幕悲壮的战争画面,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鲜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如何把民族过往的苦难岁月变为激人奋进的文学作品,这是当代作家的历...   [阅读全文]
    2015-05-15 03:00:01 村上君的“小清新”与“重口味”
      村上春树的新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还未上市,媒体就已经开始忙活了:各种周边各种采访,从书柜到唱片,从电脑到铅笔的品牌……幸好村上本人的私生活还比较干净,守着太太阳子清清静静地过了几十年,否则恐怕还会有把文化记者逼成狗仔队的嫌疑。不过,这次作者本人好像也十分...   [阅读全文]
    2015-05-07 03:01:22 杜卫东:穿越世纪云层的女性之光
      文学书写,时见两种格局;凭才气写出的作品,构建也许奇伟,却常常少了生命的温度;用心血铸就的文字,倘没有灵性像云絮一样飞扬,也难见艺术天空的湛蓝与深邃。两者交融,才会是厚重的篇章。  或许,长篇小说《女人百年》可以担起这样的评判。先说它的灵性。《女人百年》分...   [阅读全文]
    2015-05-04 02:24:02 王凤英:叙事视角的多维性变奏
      周大新是不难了解的人,其宅心仁厚和谦谦君子形象在文学界早成座签,创作成就尤其是近些年作品的出手速度让众多期待者耳目一新,温柔敦厚的朴实文风与其为人处事遥相辉映。但这不意味着成为评价一个优秀作家全部的标准和概念,一个优秀的作家创作首先必须创新,必须超越自己。...   [阅读全文]
    2015-04-30 03:13:03 刘大先: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
      何为“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就是要认识中国,有中国的问题意识。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中国的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体认和总体性洞察,在此基础上追求超越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诗性正义和理想情怀。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众声喧哗,逐渐...   [阅读全文]
    2015-04-29 04:47:24 蔡家园:暗夜里的剑光
      已经十多年了,心中总有一种东西在燃烧,总想为张承志写下点什么。  从阅读《北方的河》《黑骏马》开始,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这是一个温暖得让许多人觉得神圣的名字,这也是一个尖锐得让许多人痛恨的名字; 这是一个独特得让许多人误解的名字,这也是一个崇高得让许多人羞...   [阅读全文]
    2015-04-16 02:00:17 刘保昌:批评文体的单一与主体性的黄昏
      文学批评的文体与文学批评的内容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从来就没有缺乏内容的形式,也没有缺乏形式的内容。借鉴古代文化史的概念,道器之辨,与文学批评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庶几近之。赵翼论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仅是指...   [阅读全文]
    2015-04-10 03:00:38 王鸿生:周大新的“体贴”叙事
      在漫长的阅读史中,我们总是会错过一些本不该错过的作家。而最遗憾的错过,莫过于已经与某些人、某些作品相遇了,却由于迟钝、忙碌或者美学兴奋点的错位,而未能及时地识别并预见其价值。从《汉家女》开始,我陆续接触了一些周大新的作品。2006年的《湖光山色》直接切入时代病...   [阅读全文]
    2015-04-07 03:57:05 沈淦:太阳社的三大将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上,太阳社是一个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文学社团。其三大将蒋光慈、钱杏邨(阿英)与杨邨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相率从武汉撤到上海。其时,杨邨人住在北四川路丰乐里一家裁缝铺子的楼上,蒋光慈则与几个朋友在法租界马浪路租了一间楼...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