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4-09-13 07:23:38 王清辉:散文中的情感质量与生活形塑
    在这不同寻常的一年里,我们面对了太多的复杂和未知,当常识、知识、经验、思考、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不够用的时候,我们用来把控生活的,很多时候只能依靠情感。2020年的散文创作既有难以释怀的苦痛,也触碰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其有喜有悲之处尤其引人喟叹。散文的写作...   [阅读全文]
    2024-09-09 07:59:38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诗作《假如生命还有七天》
    9月1日一大早,收到孙龙强先生的最新诗作《假如生命还有七天》,能得以先睹为快,真是我的幸运。“这组诗在我梦境中截获。”听到这句话,我头脑中立即闪现了白居易的诗句:“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这一定是龙强弟的神来之笔。我要仔细品读,认真研究。《假如生命还有七天》,...   [阅读全文]
    2024-09-05 07:08:48 平凡过往,点亮诗意人生——读郑永涛散文集《人生无处不诗意》随感
    《人生无处不诗意》是作家郑永涛的第二部散文集,大多是其亲历的过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独到的视角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情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丰富体验、深刻理解及独特的致敬情怀。《人生无处不诗意》共收入134篇散文,篇篇值得品鉴。其以诗情画意打底,共分六个专辑,每...   [阅读全文]
    2024-09-02 09:53:22 周荣池:“地方性”的光亮和险情
    较之于其他文体,散文无疑与“地方性”这个话题有更大的牵连。因为大量身处“地方”的人们在用这样的文体表达和体现着相对更为突出的“地方性”。同样,作为一名在乡写作者,我在现实地理和精神空间上都处于一种“地方性”的语境中,这种“回归”、“在场”或者说“抵达”是一种自...   [阅读全文]
    2024-08-26 09:54:24 赵飞:《五人诗选》汉语现代性写作的新界面
    1986年编出的《五人诗选》,有北岛、舒婷、顾城等人,与30年后的这本《五人诗选——雷平阳、陈先发、李少君、潘维、古马》相比,前者是一条直线,而后者却成为汉语现代主义诗歌写作的新界面。它凹凸有致地对应于汉诗地图上的平原、山川、高原、河流和丘陵。以陈先发为代表的五位诗...   [阅读全文]
    2024-08-13 08:46:53 冯俊龙:汉字的荣光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盛大荣光。姜明长篇散文《八千年的凝视》通过细细描摹成都博物馆举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盛会,如数家珍般解读了汉字何时生成,汉字构造有哪些神奇故事,如何从汉字中寻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领读者进行了一场追本溯源的汉字探秘和激动人心...   [阅读全文]
    2024-08-07 09:00:39 王应槐:泪花闪烁的历史回眸
    走进乡村,山青青水灵灵,金灿灿的稻谷飒飒作响,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鳞次栉比的“小洋房”,农民们谈笑风生,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欢快地劳作着。有了土地的农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面对这一片洒满阳光的土地,我的思绪翻腾着。我想起了邵忠奇的小说《自留地风云》。小说描写的是...   [阅读全文]
    2024-08-02 10:03:20 锦乔:近年来军旅文学的时代新质
    近几年来,随着新时代强军兴军步伐的加快,军队面貌呈现出新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是,军旅文学逐渐显现出新的特质,军旅作家在追踪现实问题、挖掘历史资源、开辟写作领域等多个维度上作出了有益拓展。归纳起来,作品主要体现出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赓续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回应时代主...   [阅读全文]
    2024-07-30 10:33:59 荣钢:在叙事艺术中突出人格的残缺美——读邵忠奇的小说
    很多优秀的作家,大概都有相似的能力在最熟悉的领地中不断挖掘和探寻感知的故事,正如博尔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莫言等,他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对纷乱现实的追索,沉默地凝视所处的环境和世俗,执着地深入那片存在领域。泸州作家邵忠奇的小说,也无数次地指向川南乌蒙山区的沙子田...   [阅读全文]
    2024-07-26 10:25:53 贾想:散文要捕捉的是“时间开始之前”
    在文学各个文体的写作竞赛中,写人的赛道是最“卷”的。小说写的是经过虚构加工的典型的人、类型的人、原型的人,传记、非虚构和报告文学,努力塑造的是现实的、可以查证的、有名有姓的人。散文写人的资历其实更老,从司马迁开始,散文就开始写人了,本纪、世家、列传,不一而足,...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