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4-09-13 07:23:38
王清辉:散文中的情感质量与生活形塑
在这不同寻常的一年里,我们面对了太多的复杂和未知,当常识、知识、经验、思考、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不够用的时候,我们用来把控生活的,很多时候只能依靠情感。2020年的散文创作既有难以释怀的苦痛,也触碰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其有喜有悲之处尤其引人喟叹。散文的写作...
[阅读全文]
2024-09-09 07:59:38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诗作《假如生命还有七天》
9月1日一大早,收到孙龙强先生的最新诗作《假如生命还有七天》,能得以先睹为快,真是我的幸运。“这组诗在我梦境中截获。”听到这句话,我头脑中立即闪现了白居易的诗句:“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这一定是龙强弟的神来之笔。我要仔细品读,认真研究。《假如生命还有七天》,...
[阅读全文]
2024-09-05 07:08:48
平凡过往,点亮诗意人生——读郑永涛散文集《人生无处不诗意》随感
《人生无处不诗意》是作家郑永涛的第二部散文集,大多是其亲历的过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独到的视角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情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丰富体验、深刻理解及独特的致敬情怀。《人生无处不诗意》共收入134篇散文,篇篇值得品鉴。其以诗情画意打底,共分六个专辑,每...
[阅读全文]
2024-09-02 09:53:22
周荣池:“地方性”的光亮和险情
较之于其他文体,散文无疑与“地方性”这个话题有更大的牵连。因为大量身处“地方”的人们在用这样的文体表达和体现着相对更为突出的“地方性”。同样,作为一名在乡写作者,我在现实地理和精神空间上都处于一种“地方性”的语境中,这种“回归”、“在场”或者说“抵达”是一种自...
[阅读全文]
2024-08-26 09:54:24
赵飞:《五人诗选》汉语现代性写作的新界面
1986年编出的《五人诗选》,有北岛、舒婷、顾城等人,与30年后的这本《五人诗选——雷平阳、陈先发、李少君、潘维、古马》相比,前者是一条直线,而后者却成为汉语现代主义诗歌写作的新界面。它凹凸有致地对应于汉诗地图上的平原、山川、高原、河流和丘陵。以陈先发为代表的五位诗...
[阅读全文]
2024-08-13 08:46:53
冯俊龙:汉字的荣光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盛大荣光。姜明长篇散文《八千年的凝视》通过细细描摹成都博物馆举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盛会,如数家珍般解读了汉字何时生成,汉字构造有哪些神奇故事,如何从汉字中寻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领读者进行了一场追本溯源的汉字探秘和激动人心...
[阅读全文]
2024-08-07 09:00:39
王应槐:泪花闪烁的历史回眸
走进乡村,山青青水灵灵,金灿灿的稻谷飒飒作响,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鳞次栉比的“小洋房”,农民们谈笑风生,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欢快地劳作着。有了土地的农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面对这一片洒满阳光的土地,我的思绪翻腾着。我想起了邵忠奇的小说《自留地风云》。小说描写的是...
[阅读全文]
2024-08-02 10:03:20
锦乔:近年来军旅文学的时代新质
近几年来,随着新时代强军兴军步伐的加快,军队面貌呈现出新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是,军旅文学逐渐显现出新的特质,军旅作家在追踪现实问题、挖掘历史资源、开辟写作领域等多个维度上作出了有益拓展。归纳起来,作品主要体现出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赓续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回应时代主...
[阅读全文]
2024-07-30 10:33:59
荣钢:在叙事艺术中突出人格的残缺美——读邵忠奇的小说
很多优秀的作家,大概都有相似的能力在最熟悉的领地中不断挖掘和探寻感知的故事,正如博尔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莫言等,他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对纷乱现实的追索,沉默地凝视所处的环境和世俗,执着地深入那片存在领域。泸州作家邵忠奇的小说,也无数次地指向川南乌蒙山区的沙子田...
[阅读全文]
2024-07-26 10:25:53
贾想:散文要捕捉的是“时间开始之前”
在文学各个文体的写作竞赛中,写人的赛道是最“卷”的。小说写的是经过虚构加工的典型的人、类型的人、原型的人,传记、非虚构和报告文学,努力塑造的是现实的、可以查证的、有名有姓的人。散文写人的资历其实更老,从司马迁开始,散文就开始写人了,本纪、世家、列传,不一而足,...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