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5-08-27 03:00:09 当代民族文学创作的强化与介入策略(李鲁平)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即立足于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宗教、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相互影响和吸收的趋势,生活于具体地域范围和文化环境下的作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敏锐的体验和观察,形象而准确地叙述置身于这一重要历史进程的当代人的命运。这一背景,当然也是民族作家...   [阅读全文]
    2015-08-24 03:35:43 叶淑媛:理想的文学批评
      当我们为建设当代文学批评满怀焦虑,呼唤建设真诚的、有效的批评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对当下的批评话语心怀质疑,对当下的批评感到不尽人意。今天的我们,有人说是处于一个世界日新月异、风云激荡着的大时代,也有人说是处于消解中心的小时代。不论如何,思想的激荡应该是文学批...   [阅读全文]
    2015-08-21 03:35:06 陈殿兴:文侠小说刍议
    这里的文侠小说是针对武侠小说提出来的。中国人历来赞美侠客。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济危扶困替天行道,自然是令人钦佩的,加以歌颂是符合人们的愿望的。因此武侠小说便盛行不衰。据说武侠小说甚至被选入中学文学读本。但是武侠小说宣扬侠义精神的同时也有对社会不利的副作用。首...   [阅读全文]
    2015-08-18 04:44:56 朱鸿:高考作文的命题与散文写作
      在这个时代,高考作文的命题颇具象征性,甚至会变成日常写作教学的风向标和指挥棒。  对高考作文的命题进行研究,显然极为重要。研究不能不分为两端:一端是教学者的研究,目的在根据命题的特点和变化调整自己的写作课程,以使高考考生适应考试写作;一端是命题者的研究,目...   [阅读全文]
    2015-08-14 03:00:33 王占九:对时代进步的不倦吟唱
      诗人、文学批评家绿岛在文学批评专著《峭岩诗歌审美向度与历史定位》(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4年底出版)中则是从文艺理论和诗歌美学的层面,对当代军旅诗人峭岩诗歌创作作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把握。  峭岩诗歌的现实意义、艺术价值和历史定位,就在于诗人始终如一地秉持心灵与...   [阅读全文]
    2015-08-12 04:23:06 李庄:烽火中的文化坚守
      “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一种不能移栽的植物。”在林徽因的病榻前,前去探望的美国人类学家费正清说道。彼时,抗日烽火燃烧在中国大地,二人交谈的窗外是川流不息的长江水。离开祖国,不再直视民族的巨大创痛,不再被颠沛流离、危及生命的生活裹挟,这是抗战前夕乃至抗战期间...   [阅读全文]
    2015-06-01 03:00:47 一个颇具创造力的作家――有感吴中洋长篇小说《伊苏尔小站》
    长篇小说《伊苏尔小站》,有上下两部,共45万字。虽说不是特别的长,但是,在我读的若干长篇小说中,算是读的比较慢的,读了差不多一个月,原因是你根本就快不起来。快不起来的原因是这部作品的内涵太丰富且有些深奥,逼迫你必须细嚼慢咽,认真品赏,来不得那种快餐式的阅读,更不...   [阅读全文]
    2015-05-29 03:08:56 王学东:陈根生乡土散文欣赏
      品读陈根生的散文,你不知不觉地就会陶醉其中,进入到“沉醉不知归路”的境界。令人陶醉的首先是字里行间的浓浓乡情。对家乡风物的熟稔是浓浓乡情的直接体现,他穿过家乡的每一条小巷(《巷韵》),他走过家乡的每一座桥梁(《家乡的桥》),尝过家乡的每一个小吃(《读董糖》《烧...   [阅读全文]
    2015-05-27 02:46:31 李燕燕:在戏剧冲突中感受理想与信念
      观话剧《共产党宣言》全剧,可以发现,该剧的人物关系与《雷雨》颇有神似之处,在亲情、人伦之间设下伏笔、大做文章,但有珠玉在前,这样的结构设置亦不算首创。舞台展现场景两处,邝家老宅和监狱,全剧就在这两个场景中来回转换。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场景——13个人物——6个...   [阅读全文]
    2015-05-25 03:00:33 谢冕:从梦幻到锋利
    她送给我一幅画,画的题目就是“青衣”。画面上,一位身着青衣的女子,斜襟,滚边,宽袖,绾着发髻,戴着耳坠,手持绢扇,她微颔着。她的身后是一幅画,一袭荷塘,一片青青的荷叶。那女子眉目含情,沉湎于她的梦境,若有无尽的遐想。我顿然想起那悠远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