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5-09-21 03:08:36
钱振纲:读廖四平著《袁可嘉研究》
我与廖四平兄是同门,曾一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富仁先生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并同时答辩毕业。近日廖兄学术研究大作《袁可嘉研究》杀青,我有幸先睹为快。 毕业之后,各自忙碌,在博士毕业后的十几年中,他已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和参著的学术著作。...
[阅读全文]
2015-09-18 03:25:25
杨显惠:越走越远的秦岭
我读小说会谨慎选择,不光因为时间和精力。我看重优秀小说传递的文学精神、社会价值和反思方式。这些比小说技术更要来得不易,也是不能轻易学来的。中外经典小说的经验提醒我们,好小说好在哪里。 6年前在中国作协召开的秦岭小说研讨会上,有人认为秦岭小说的贡献首先在于...
[阅读全文]
2015-09-14 03:22:11
王文章:评论的视野和言说
毛时安是我国新时期涌现的第一代青年文艺评论家,也是新时期30多年来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文艺评论家之一。30多年来,他以坚定的文学信念和艺术精神,以满腔的激情,以非功利的、纯粹的艺术理想和职业操守,从未间断过文艺评论和写作。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他被全国的文艺同行视...
[阅读全文]
2015-09-11 03:00:41
邓湘子长篇小说《牛说话》:谁能延续乡村文明
邓湘子的《牛说话》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的儿童文学力作。作品触及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事实:乡村的转型。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乡土始终是中国人最强大的记忆和经验,也是文学想象的基本元素。然而乡村在破坏中,现代文明的入侵使得乡村书写越发成为一种牧歌远景...
[阅读全文]
2015-09-09 02:20:35
孙郁:萧红的写作乃民国动人一章
人大文学院院长、原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在《民国文学十五讲》(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中,以突破流行模式与主流官方话语体系的体悟,论述民国时期的文学风气与流派,品评作家和作品。全书共分15个专题,内容涉及新文学、旧派小说、旧诗词、新诗、左派小说等文学概念,以...
[阅读全文]
2015-09-08 02:00:56
李掖平:一曲奇幻的生命之歌
李怀荪的小说《湘西秘史》落笔于清末湘西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以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商号的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为主线,铺展了一幅汇映湘西社会近半个世纪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人生百态的生活图景,立体地雕绘出湘西人倔强生存的群像,以一曲奇幻的动人心魄的生命之歌,高调喧腾出独...
[阅读全文]
2015-09-07 03:00:39
白晓霞:守望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乡愁”
“文化乡愁”是一个带着淡淡忧伤意味的词汇,它是作家对乡土文化进行思索的艺术化结果。这正如学者陈德锦在《中国现代乡土散文史论》中所说的:“日渐衰落的乡土文化,使不少乡土作家产生了矛盾的意识。他们本来并不排拒新思想和新事物,但有见于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乡土...
[阅读全文]
2015-09-06 03:00:26
徐坤:爱是这么短,回忆是这么长
一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Loveissoshort,forgettingissolong。)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智利诗人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中的经典句子。读完曹文轩最新结集的小说《桂花雨》,我不禁感慨:爱是这么短,回忆是这么长!曹文轩该有多么爱自己的...
[阅读全文]
2015-09-02 02:00:03
散文和随笔是灵魂的长相
北青艺评:《写满字的空间》是您的第一本随笔集,随笔在您的写作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毕飞宇:我始终有一个错觉,随笔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东西,不到一定的年纪你最好不要弄它,你想弄也不一定弄得好。我一直说,散文和随笔是灵魂的长相,我到现在也这么看。灵魂不好看是写不好随笔...
[阅读全文]
2015-09-01 04:00:25
陈殿兴:当代文侠小说刍议
这里的文侠小说是针对武侠小说提出来的。中国人历来赞美侠客。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济危扶困替天行道,自然是令人钦佩的,加以歌颂是符合人们的愿望的。因此武侠小说便盛行不衰。据说武侠小说甚至被选入中学文学读本。但是武侠小说宣扬侠义精神的同时也有对社会不利的副作用。首...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