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8-07-30 11:35:48 王凤:促进现实题材创作繁荣发展
    河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长期以来,河北作家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生活,诚实写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多举措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文学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省作协先后在全省文学界、全省青年作家、网络作家和文学评...   [阅读全文]
    2018-07-17 09:21:05 黄桂元:故乡的迷失与归途 ——评武歆长篇新作《归故乡》
    武歆是一位有着独特叙事抱负,且擅长于多领域、多文体写作的作家。多年来,武歆苦心孤诣,为寻求小说叙事的创新之门而锲而不舍。最近推出的长篇小说《归故乡》(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以独特的视角与表达方式,跨越历史与当下、欧洲与本土、幻觉与真实,令人惊叹地完成了一次...   [阅读全文]
    2018-07-10 10:44:52 王伟: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当前,我国文艺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广大文艺理论研究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阅读全文]
    2018-06-27 08:19:50 高玉:破除“古今”“中西”对立是文论建设应有的思想方式
    中国文论不论是过去的形成,还是今天的建设,乃至未来的发展,“古今”“中西”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中国文论中“古今”“中西”其内涵是变化的,近代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它们都是“二元”对立范畴,形成内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但今天,“古今”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间概念,“中西”越来...   [阅读全文]
    2018-06-25 09:04:16 顾文艳:汇入“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
    汇入“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h2>□顾文艳将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对外输出的一个重点对象来谈论文学与文学传播,固然是符合文化全球化时代特征的,然而,这样的课题往往因过于明确的“走向世界”的目的而囿于对传播实践的考察与展望,一旦资料不充足就会显得空泛而缺少学术研究...   [阅读全文]
    2018-06-20 08:32:35 宋成:一部鲜活的“生活版臧克家传”
    一部鲜活的“生活版臧克家传”</h2>□宋成我有幸第一时间获赠臧小平女士的签名新书《难得纯真》。捧着这本沉甸甸的散文集,我手不释卷,从头读到尾,百感交集。小平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俩相识整整50年了。那时只知她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女儿,羡慕她生活在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庭,有一...   [阅读全文]
    2018-06-14 09:43:39 黄维盈:余光中的“浅”与洛夫的“深”
    余光中的“浅”余光中与洛夫,二人皆生于1928年,年龄相仿,名气相匹,同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一瘦一胖,鹤发童颜,是台湾泰斗级的文化大师。如今,余光中驾鹤西去,让我不由得想起他们的诗。《乡愁》是脍炙人口的一首名诗。事实上,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已经远远超越单纯的思乡愁绪,...   [阅读全文]
    2018-06-13 10:09:53 谷禾:我必须病得更深
    谁相信我目睹的一切?一封旧信投进邮筒我身体里最温暖的春天最终寄向哪里?曾经颠狂的,曾经鲜艳的,曾经盛妆的如今只剩下无尽的迷茫也许爱和健康都是疾病为了救赎,我们必须病得更深!——选自谷禾的《没有地址的信》数日前收到“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谷禾诗歌悦读会”的邀请...   [阅读全文]
    2018-06-04 09:22:37 夏立君:一个人与一棵树
    </h6>我与夏立君认识是因为一棵树。我爱树,尤其钟爱那些跨越漫长岁月、负载着深厚人文信息的古树。山东日照市莒县有一棵3000多岁老银杏,我前后四次去拜望。此树令我联想到中华图腾“华表”,我称之为“有生命的华表”。我为这棵树写了篇长文。夏立君给我提供了许多资料,我于是...   [阅读全文]
    2018-05-28 08:22:31 崔昕平:“冷”科学与“暖”诗意的奇迹相遇
    “冷”科学与“暖”诗意的奇迹相遇</h2>□崔昕平2017年末,第五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在科学幻想领域再次勘得宝藏。马传思的少儿科幻作品《奇迹之夏》充分展示了作家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不断提升的潜力与实绩。《奇迹之夏》中,丰富细腻的情感线与科学幻想依...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