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1-01-04 09:03:16 江戎天:藏在心中的幸福
    元旦从上海回家,我关了手机,陪父母在二楼明亮的书房上网。父亲写着军营回忆录,母亲修改着大学党课教育APP,我读着诗人蔡峥嵘《穿工装的女人》,轻轻的码字,分享诗人的幸福,品味28岁的青春。我认识诗人蔡峥嵘,是在疫情期间东风论坛上。她在QQ上教了我很多写诗的知识。从立意...   [阅读全文]
    2020-12-23 11:50:00 周骆婵:网络类型小说的突围——评意千重的《画春光》
    意千重的古言小说《画春光》自连载之日起便引起了读者好评。从小说的故事框架上看,这是一个网络小说中常见的女子“重生”的故事。小说讲述制瓷世家田氏一族因卷入朝堂阴谋而被赶尽杀绝后,主角田幼薇却因此获得重生,变成了拥有前世记忆的孩童的故事。在“第二世”里,主人公利用...   [阅读全文]
    2020-12-14 10:57:24 蒋登科:在新诗艺术探索中激活优秀的传统
    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艰辛历程。在发展过程中,诗人们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独特、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但是,相比于数千年的诗歌历史,新诗的出现毕竟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自然还需要不断积累、反思和提升。有效路径之一,就是重新打量传统,在优秀的诗歌传统...   [阅读全文]
    2020-12-11 09:25:08 赵伟:时间是最好的修辞
    我没有想到一首诗能写19年。但杨锋就能。他的长诗《时间修辞》330行,足以看出他对诗歌那份执著得近乎疯狂的热爱。杨锋把诗与时间构成他人生的同一个空间,并线而行,诗与时间相互映印相互修辞。从这个维度来看,杨锋的时间就是诗,他的诗也就是时间,这是一个诗人至臻至美的境界...   [阅读全文]
    2020-12-03 08:55:08 卓今:实景与光晕的平衡术——评李文锋长篇小说《火鸟》
    把人物作为完全的人来写,作品就有了可信度。金苇珉是小说核心人物。她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很主动的扶贫干部,她的成长性见于一点一滴的事例。金苇珉是一位从事文艺表演的温柔漂亮的女性,某种意义上她是不符合人们对扶贫干部的期待的,她一开始的表现也并不称职:1、她起初没打算真...   [阅读全文]
    2020-11-23 08:29:09 黑灯瞎火暗香来:夜读段家军先生的小说《瞎火儿》
    段先生的小说《瞎火儿》有幸先睹为快,一口气读完,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不得你喘口气,就想快快看个究竟,这是先生的语言魅力吧。看到此话,先生是否笑了?先生自写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马河三部曲》后,着实地好好休息了一些时日。此期间,先生游山玩水,参禅悟道,忘情...   [阅读全文]
    2020-11-13 10:03:02 周舒亚:古典诗词中的精神气质
    人类最早的语言是肢体语言,是面对大自然的自然反应而产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产生会话语言之前,生命的大体模式是一种神话源于宗教的模式。而在会话语言产生之后,语言的多义性又要求语言必须具有延展性,这种延展性是生命过程中形象思维的夸张与变形,人类从对自己...   [阅读全文]
    2020-11-02 09:27:00 王文静:乡村题材网络小说的叙事与改编
    作为媒介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沉淀,题材种类、创作水平、传播形态日益丰富和完善,其产业化进程也随着跨媒介传播的提速日趋稳定规范。影视改编作为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形成了作品的长尾效应,有效保持了网络文本的社会热度和市场黏性...   [阅读全文]
    2020-10-20 09:26:21 丁国旗:重视文化建设的文艺之维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总结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是这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归纳并强调了文化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阅读全文]
    2020-10-12 09:07:03 李玉辉:探寻新诗阅读的路径——读《新诗十二名家》 □李玉辉
    晚清以降,诗歌革新是一项充满历史性的事业,它涉及古今、中西的文学、文化、语言、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新诗“引发的剧变(而非渐变)始终交织着古今中外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吸收与创新等问题上的博弈”,其中,语言革新是新诗之所以新的重要标志。这既是新诗初创的标志,...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