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1-11-22 06:34:44 喻向午:时代镜像中乡村的呈现方式:底气、体温与胆识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史,农村题材的小说作品,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如文学史家洪子诚所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位列首位。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土文明历史悠久,乡村意识根深蒂固。即便在当下,中国也有...   [阅读全文]
    2021-11-02 05:55:30 许怀中:有风情的散文
    </h2>怡霖情感世界的广阔,洋溢着乡愁,亲情、爱情、友情、文情,山山水水之情,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在散文中展示出犹如海洋般广阔的情感世界。她作品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体现了纯真、深沉、细腻、感人的品味。纯真之情,最突出的是表达了对母亲感人至深的亲情,她6岁时...   [阅读全文]
    2021-10-19 06:06:34 文学在“创造”中开启新时代——五年来长篇小说巡礼
    五年前,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第九次全国作代会上做闭幕辞,专门用一个词与大家共勉,这个词就是:创造。如今我们回顾五年来长篇小说的收获时,也许会由衷地感到,作家们丝毫没有辜负“创造”这个词语。因此,我愿意以“创造”为视角,去描述作家们在长篇小说创作中所作出的努力。“...   [阅读全文]
    2021-10-11 06:12:06 人生哲理的诗性抵达——序朱步楼散文集《成就最好的自己》
    哲理散文作为现代散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西方哲理散文的传统,从柏拉图的“诗意对话”到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再经培根的《新工具》,直至尼采的哲思呓语,一直清晰而明朗,辉煌而灿烂。特别是科学兴盛时期,人们对于世界探索的热情加大,反观人生的频...   [阅读全文]
    2021-09-07 07:11:09 向云驹:“饭圈文化”治理需要多管齐下
    最近,若干网络上曾经风生水起的明星,经由网络曝光和发酵,最终导致或“锒铛入狱”、或人设崩塌、或被迫宣布退出娱乐圈。在这些击穿法律底线、民族情感底线、社会公德底线的“偶像事件”背后,无不都有一个令人生疑和警觉的幽灵在暗中徘徊,这就是“饭圈”文化。从最近一个时期“...   [阅读全文]
    2021-08-11 02:23:46 曾攀:人,或最终的命运
    黄咏梅的小说集《小姐妹》(长江文艺出版社)谈姐妹,写小姨,忆表弟,述父亲,旧文新篇,大都在最亲近之人身上打转,一点点探入,又从中艰难游离出来,移向深远。黄咏梅小说是当下生活化叙事的一种范型,写尽了日常的情致乃至困惑。不脱于俗,回俗向雅,向深钻探,朝外游弋,有周...   [阅读全文]
    2021-07-29 09:36:02 妥佳宁:在文史之间穿梭
    今天的读者似乎更喜欢“甜点”式的阅读体验,简单而有趣。而以往许多文人读书则随性而至,在浩如烟海的杂书中任意遨游。两种阅读方式都不是完全成体系的,也不是专业的学术训练,却都是对个人阅读兴趣极佳的培养方式。不过,即便是倡导写小品文的“文抄公”,其阅读也不是“小品”...   [阅读全文]
    2021-07-19 09:00:04 丁帆:在 “变”与“不变”之间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和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格)时留下的足迹。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从一个局外人的眼...   [阅读全文]
    2021-07-02 11:14:19 徐海:走出主题出版认识的三个误区
    近10年来,主题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成就、宣传新时代新思想、讴歌新时代新精神的主题图书不断出现,成为我国图书市场重要而活跃的板块。不过,从总体上看,主题出版的成效十分不均衡,表现在:一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出版单位多年来相对集中在几家出版集团...   [阅读全文]
    2021-06-28 08:32:40 汤成难:写作,自我,物质生存
    我是个害怕在郑重场合发言的人,这和我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结巴有关,我的母亲说我出生10个月时已能健步如飞,却在10岁都无法口齿清楚地说几个字。我的“讷于言”或许与生俱来。幸好我们今天谈论的是文学,这是一个让我感到严肃、轻松、又很真诚的话题。我们谈论文学,谈论的其...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