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5-02-24 06:06:20
赵大新:我读阿乙——谁悲失路之人
一阿乙今年出版的新书《骗子来到南方》,连同此前的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春天》《情史失踪者》,中长篇小说《早上九点叫醒我》《下面,我该干些什么》,以及若干随笔,近20年的创作耕耘让我们感受到他一直变化且愈发清晰的风格。阿乙擅长塑造复杂难测的人物形象...
[阅读全文]
2025-02-19 12:08:28
沈念:士别的缺失,或万象森罗
她走后,缺失吞噬美好,变成珍贵的代名词。那段日子难以言述,夜里辗转失眠,时间被截断,裁锯成一小段一小段,仿佛我的夜晚是缺失的。睡不着,我会躺在床上数绵羊,数星星,数着过往,或者踅下床看书,书页上是一片水的空白。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宿舍的床是悬在写字桌上的,有几次翻...
[阅读全文]
2025-02-13 08:37:19
王林:近年来儿童小说的题材开掘
近五年的儿童小说无论是在新题材的拓宽还是在老题材的挖掘上,都比过去有很大拓展,可以用“扎根童年生活,讲好中国故事”来概括。这些故事集中呈现的是大时代中中国儿童的多样生活,也表现了儿童文学的不同面向。每一次儿童文学评奖都是对儿童文学的一次集体检阅,最近刚刚揭晓的...
[阅读全文]
2025-02-08 05:36:30
李云雷:小说的时间结构及其深层意蕴
何顿的《来生再见》,是一部有着复杂的时间结构的长篇小说。小说取材于抗战时期的厂窟惨案、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以“我父亲”黄抗日、田矮子、毛领子、龙连长、马德志等人为核心,描述了抗战的艰难、惨烈与苦难辉煌。小说还描述了黄抗日等主要人物在抗战之后的大半生经历。值得...
[阅读全文]
2025-02-04 09:15:30
北乔:叫醒生活里的文化大隐 ——评孙曙散文集《燃情书》
孙曙的写作抓住了散文的命脉,在狭小生活场开拓书写疆域的无限可能。他的《燃情书》,捕捉时光的重量,清晰灵魂的质感,打捞人生河流中的阳光碎片。更为重要的是,孙曙以自身的文化触角与现实生活细腻互动,将生活潜流中的文化聚合成不动声色的书写气质。由此,《燃情书》让我们发...
[阅读全文]
2025-01-23 03:15:49
《白鹿原》:永恒的精神感染力
陈忠实说他要写一部可以垫枕头的小说,他怀着这样一股文学志气写出了恢弘浩荡的《白鹿原》。今天,陈忠实也许能够枕着《白鹿原》安然长眠了。而我们更加明白,《白鹿原》已经成为了通往文学理想境界的一级至关重要的台阶,结结实实地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进程中,它是那么地显眼。...
[阅读全文]
2025-01-19 08:17:36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阅读
◎鸭子的时光诗/刘合军(广东)30天两个月也许更长点的时光拍打着春江水暖的宿命冬风,池水波动着“嘎嘎”挽歌快快地成长吧那一批毛绒绒的家伙众生愿望不可辜负祭祀鬼神“钱柜”召唤一滴热血的封印饥饿的集体主义需要你们续命时光荡漾着陆地之血羽毛祭上神赐的肉体龙洋读诗:实力诗...
[阅读全文]
2025-01-15 07:17:21
涂明求:漫谈审美教育中的“诗教”
战国时期,孟子曾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代代相传至今。无独有偶,差不多与孟子同一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谈论过美,他的《文艺对话集》中有一篇《大希庇阿斯》,据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研究美学的文章。针对“美是什么”,...
[阅读全文]
2025-01-10 04:54:03
祝凤鸣:骨头与桃花
我去年秋天赴英国,曾拜访过诗人济慈故居。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学研究举世闻名——由于济慈曾在其附属医院“盖氏医院”接受过药剂师培训,诗人名字赫然列于学院杰出校友之榜首,该学院还开设了一门独一无二的课程叫“文学与医学”。悲观的人们常将我们这个世界命...
[阅读全文]
2025-01-06 08:13:30
霍安琪:故事只在月光下——评赵丽兰《月间事》
《月间事》是云南“70后”女作家赵丽兰的散文集处女作。赵丽兰说:“我要把大荒中的雨水、河流、娃娃以及光,写成一本书。我要写出野兽一般的金黄。”《月间事》里,有霍乱中光着屁股抬棺材的女人们、被大火烧伤却只乞求一条短裤的少女、大河里漂来的婴儿、会说话的亡灵、和“我”...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