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2-03-21 06:10:22
从沈从文先生教学生作文说起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教各体文写作,他有时写的评语比学生的作文还长。其实他是做一个范例。我看过沈先生给学生的批语,一个叫陈家煜的同学,写了一个关于天主教会的小说《避静》,沈先生在他的文章后面写了三百多字的长批,告给他“你文笔够用了,对教会的知识够用了,只是如何写...
[阅读全文]
2022-03-16 04:32:20
管慧勇:美术出版的三个新趋势
美术出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出版门类,与社科、文学等出版门类相比,它专业性强、受众面窄,是一个小众的出版领域,在国内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和数据统计中,美术出版的各种数据是经常被忽略的。虽然美术出版在整个出版领域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尤其在视觉...
[阅读全文]
2022-03-01 05:54:01
涂国文:涅槃于疼痛生活的美学之花
苏沧桑纪实文学新作《守梦人》,是一部书写平凡人生活和梦想的非虚构文学文本。作者以一种强烈的社会现实关怀意识和独立的田野调查行动能力,深入社会生活现场,走进和融入平凡人的内心世界,记录和呈现社会大转型时期平凡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图景,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疼痛与幸福...
[阅读全文]
2022-02-23 07:15:42
汪永涛:“Z世代”亚文化中的自我表达与群体认同
当前青年群体正在进行世代更迭,“Z世代”越来越成为青年的主体。Z世代指出生于1995至2009年的一代人,在丰裕社会成长起来的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普遍接受过良好教育,也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和自我价值,因此对于个体的精神追求有着更高的期待。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
[阅读全文]
2022-02-17 04:48:55
汤养宗:写作中的另一个人
到底是我在写作,还是另这个人在替我写作?在我这么多年的写作长度或宽度里,这个人一直潜伏在一处我看不见的地方,我说不出他具体所处的方位,在白天的位置或夜晚入眠时他是不是也和我一起躺在我妻子的身边。我通常的写作习惯是凌晨三四点起床。当我来到自己的书房里,就感到已经...
[阅读全文]
2022-02-06 02:49:37
刘丹:离散与回归,与历史握手言和
《茧》是张悦然的新作,小说采用李佳栖和程恭的漫长“对话”的形式进行叙事,双重视角相互补充、彼此照应,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叙事空间。李佳栖和程恭两者都是东拉一个恩怨与生活的记忆碎片,西扯一个政治与家国的历史碎片,读者只有把所有重组、拼接了所有碎片,才能看到...
[阅读全文]
2022-01-25 11:37:53
吴震启:书法散论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用毛笔等工具和材料所呈现的古老、独特、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自古以来,名家辈出,精典纷呈,广传于世。不仅成为中华世代相传的瑰宝,还深受世界人民热爱。究其因,书法根植于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之故,况有承载民族之伟大精神之功也。王羲之称圣为尊,颜...
[阅读全文]
2022-01-11 06:05:59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到了修史的时候
奔涌而来的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文学形态,其丰富的原创作品、庞大的受众族群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不仅构成一种文学的“历史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的“价值存在”。于是,网络文学的“入史”问题便开始进入学术视野。当网络文学的“入史”庶几成为既成事实后,...
[阅读全文]
2021-12-15 05:09:12
兴安:诗人的情怀与思想者的反思
王文泸的散文集《在季风中逆行》,让我非常震惊。没想到在遥远的大西北,在神秘的青海高原还藏着这么一位出色的散文家。我们对他作品的了解确实太少了。在我看来,王文泸首先是一个富有激情和浪漫情怀的诗人,同时他又是一位具有理性思维和反省精神的思想者。诗人的浪漫情怀与思想...
[阅读全文]
2021-12-06 07:22:03
金赫楠:短篇小说与“80后”写作
短篇小说曾历辉煌。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曾作为中国人思考探讨个人和历史社会问题的重要空间与平台。“解放”、“归来”、“找回”,在这些时代大词的背景下,一种跃跃欲试的着急甚至焦虑笼罩着当时的文坛,那长达十几年的命名更迭、高潮叠起的思想潮动和叙事实践...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