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2-10-05 07:16:09
尚斌:凿窥诗美的图腾 ——读吴晓《新诗美学》
吴晓先生是中国新诗研究版图中的大家,尤其在个人化诗学整体理论的建构层面,成就突出。《新诗美学》一书是新诗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是关于新诗阅读与阐释的一本必读著作,也是贯通中文轴心学科的文体专项必读书。此书以“新诗”为契入对象,但所阐论之诗,囊括古今中外的纷纭异作...
[阅读全文]
2022-09-23 04:20:39
李圣传:当下文艺理论为何缺乏热点
文艺理论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与温度计。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方法论热”始,中国当代文论便始终立足于时代前沿,既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又引领时代文学的批评研究潮流。且不谈思想转型时期文艺领域的“美学热”“方法论热”,仅就上世纪90年代诸如“失语症”“人文精神讨论”“新理性...
[阅读全文]
2022-09-19 01:56:29
蔡晓阳:读《焰火》,观父亲
2018年出版的《焰火》是父亲的第六部诗集,也是他对自己前五十年人生旅程的交待,更是他对诗歌的那一份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成果。但至于是不是他的最后一部诗集,似乎连他自己都不敢断言,因为只要时光继续,那份飘逸婉转的诗意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他发现,总会在一个寂静异常的深夜化...
[阅读全文]
2022-09-16 01:00:34
张天柱:千年一狐
</h1>在山西忻州市老一代作家群中,张玉良是位诗人气质很浓的小说家,那些大自然中的野物,在他的笔下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艺术精品,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跑的,草里窜的,虽名目繁多,形态各异,但在玉良的笔下,均被刻划得鲜美活泼,栩栩如生。尤其是短篇小说《狐精》,给我...
[阅读全文]
2022-09-13 05:05:11
刘英瑾:复杂人性背后的家国情怀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特点时,杨志军曾说,别人在探讨生活,我在探讨精神。他的新作长篇小说《潮退无声》无疑便是其精神探讨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潮退无声》描写了解放前夕,一群人围绕着炸毁青岛和保全青岛而展开的明争暗斗。杨志军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用其一贯的充满诗性的语言,为我...
[阅读全文]
2022-09-05 01:49:56
尹捷:一部寻找“树洞”的撤退之作
凭借《叛贼》(TheSellout)一书,美国小说家、诗人保罗·比蒂摘取了今年的曼布克长篇小说奖桂冠。这是该奖自1969年设置以来首位美国作家获奖。这源于2014年该奖从之前仅授予英国、爱尔兰和英联邦作家,转向放弃国籍限制,凡在英国出版、用英语写作的长篇小说均可入选。比蒂出生于...
[阅读全文]
2022-09-01 02:02:32
陈福民:从知识分子到更复杂的感觉维度
徐坤初登文坛之时,正值先锋文学退潮、历史讲述崩盘的关口。对于很多人以及文学来说,那是一个很困难的时刻。然而就这一点来说,徐坤又是幸运的——她的文学酝酿与成绩,既得益于此前阶段的各种文学、文化和社会风潮的洗礼,又是对一个即将悄然降临的文学时代的微妙回应。在这个意...
[阅读全文]
2022-08-30 09:38:19
李一鸣: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生活
文学批评对于批评家,不仅意味着是一种职业实践、一种价值追寻,而且意味着是一种生活方式。批评即生活。在批评这种文学生活中,批评家既是读者,是对话者,更是创造者。批评的本真是对话“对话”是人类生活交往的常态。从表层意义上,批评是批评家与作品、批评家与作者的平等对话...
[阅读全文]
2022-08-22 03:32:23
石华鹏:小说的难度“难”在哪里?
制造阅读幻觉是小说真正的难度小说是一种制造阅读幻觉的文体。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故事,经过文字魔法般地编织后,让读者陷入阅读幻觉当中,无可争辩地相信它真实可信。如有可能,读者还会随人物一同悲喜,随情节一同心跳,甚至还会随着小说虚构的那架精神的梯子往上爬升,爬升...
[阅读全文]
2022-08-15 11:30:27
谢有顺:乌托邦与个人生活
台湾的张大春在《小说稗类》一书中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它既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也不会减少这些问题,它的存在,或许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我认同这样的看法。文学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心灵里一种隐秘的奢侈念想。这点奢侈的念想,决定了...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