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3-02-20 10:36:30 白庚胜:新锐批评 独抒机杼 ——《祝雪侠评论集》阅想
    《祝雪侠评论集》是一部祝雪侠新出版的文艺评论专集,内容所历时间从2006年至2019年1月,所涉领域凡书法、给画、音乐、文学无所不包,仅文学就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面面俱到。但是,由于作者的第一身份是诗人,无论是她的创作还是评论,便都以诗为重中之重,且评诗...   [阅读全文]
    2023-02-13 10:24:25 陈霞:追求与逃避的悖论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读过诗人牧南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诗豪迈、飘逸而又温婉、厚重,充满理想与唯美色彩。而在他近期推出的长篇小说《姐妹船》中,精致的语言、跳跃的故事情节、多角度的叙事……这一切无不散发着诗意的光辉。牧南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将女...   [阅读全文]
    2023-02-06 10:53:45 孙桂芹:生命的禅音
    这段时间,稍有闲暇,我就会捧起东方明月(本名林荣)的新诗集《蓝火焰》品读一番,每次读到这些文字,我心底某种柔软的东西就会涌动出来,与这些文字融合,整个身心都会沉静、澄明起来。这也是一个诗人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带给读者的巨大魅力和能量吧。我与东方明月是同乡,平时文友...   [阅读全文]
    2023-02-01 11:02:43 张定浩:作为动词的生活
    严肃文学总是先为生活去魅,去掉那些通俗文学造成的肤浅庸俗的魅,然后再为生活赋魅。而真正的生活图景告诉我们在这些整数之间还有无限的小数和无理数,而更好的文学,也就是严肃文学,要提供给我们一个个崭新而动人的数列集合,既容纳生活的整数,又容纳生活的无理数,容纳我们平...   [阅读全文]
    2023-01-17 01:54:10 乡村伦理的现代式生存与东方化叙事
    赵树理文学的叙事方式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刘旭教授的赵树理研究新作《赵树理文学的叙事学模式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下简称《研究》)系统研究了赵树理文学的叙事特点,深入分析了赵树理文学的原创性,昭示了中国传统乡村伦理及社会主义的...   [阅读全文]
    2023-01-11 10:53:25 陈晓明:批评的责任
    ●在今天,要认定一部作品是否优秀,仅仅靠新闻宣传显然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深度的文学研究进行多方面的阐释和跟踪研究●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可能凭空而出,它一定是强有力地吸取了本民族优秀文学艺术养料,感悟到前辈大师的艺术真谛,把母语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并从中显现个人的...   [阅读全文]
    2023-01-05 10:37:36 周晓枫:虚构的目的,是为了靠近真实
    我们这代写作者,二三十年里亲历散文的剧变。一些从未在概念里被归定、我们却甘愿受其制裁或者不自觉为其殉葬的那些隐形律法,不再根深蒂固,甚至遭到清除。比如篇幅不再成为障碍,我们对待散文不再是三寸金莲式的把玩式审美,趣味古怪且病态地一味追求短小。比如周末体和老干部体...   [阅读全文]
    2022-12-29 07:28:01 李新宇:关于叶炜小说中的神秘文化
    叶炜的三部长篇、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开头都写得极好,可谓是引人入胜。进一步考察其原因,显然得益于神秘色彩。《富矿》开头官婆的出生、祈雪以及那三天三夜的黑雪,《后土》开头麻庄先人与土地爷的对话以及修建土地庙的过程,《福地》开头绣香的生产和死,...   [阅读全文]
    2022-12-22 12:04:59 李炳银:厚夫《路遥传》阅评
    在当代文学创作缺少经典的时候,路遥的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以其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真实生动表达,持续不断的社会影响和使人们产生深刻记忆而具有了分明的经典品格。《平凡的世界》一版再版,在人们直呼文学已经边缘化的环境背景下,竟然年年陆续印制发行了几百万册。这...   [阅读全文]
    2022-12-12 08:36:03 王兆胜:近百年中国散文诗的成就
    在中国文学的大家族中,“散文诗”恐怕是最不受重视的门类之一。这是因为:第一,在一般人看来,除了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外,真正的经典作品并不多!第二,作为一个交叉文体,我们很难给它定位。也就是说,“散文诗”到底是“诗”还是“散文”,抑或是二者的相加?文体的模糊性限制了人们对...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