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2-08-30 09:38:19
李一鸣: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生活
文学批评对于批评家,不仅意味着是一种职业实践、一种价值追寻,而且意味着是一种生活方式。批评即生活。在批评这种文学生活中,批评家既是读者,是对话者,更是创造者。批评的本真是对话“对话”是人类生活交往的常态。从表层意义上,批评是批评家与作品、批评家与作者的平等对话...
[阅读全文]
2022-08-22 03:32:23
石华鹏:小说的难度“难”在哪里?
制造阅读幻觉是小说真正的难度小说是一种制造阅读幻觉的文体。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故事,经过文字魔法般地编织后,让读者陷入阅读幻觉当中,无可争辩地相信它真实可信。如有可能,读者还会随人物一同悲喜,随情节一同心跳,甚至还会随着小说虚构的那架精神的梯子往上爬升,爬升...
[阅读全文]
2022-08-15 11:30:27
谢有顺:乌托邦与个人生活
台湾的张大春在《小说稗类》一书中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它既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也不会减少这些问题,它的存在,或许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我认同这样的看法。文学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心灵里一种隐秘的奢侈念想。这点奢侈的念想,决定了...
[阅读全文]
2022-08-08 04:38:34
古远清: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建构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呈现出蓬勃生长之势,吸引了海内外学者及华文作家的热情关注和广泛参与。无论是创作或研究,都是他们心灵之谷中真切的回音,并在不同程度上赋予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以新的生命力与发展...
[阅读全文]
2022-08-02 03:18:16
李蔚超:网络言情小说的前世今生
说到当下网络言情小说,理应回望上世纪80年代台湾言情女作家陆续进入大陆市场所引发的“言情小说热”。1963年琼瑶创作了带自传色彩的言情小说《窗外》,在台湾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她陆续推出了60多部言情小说,被称作“爱情百科全书”,她的小说描绘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时代...
[阅读全文]
2022-07-25 03:23:40
徐刚:内心的风景
一直以来,薛忆沩都被视为“中国文坛最迷人的异类”,这当然得益于他在小说世界里建构的“深度模式”。在多数人看来,薛忆沩“不落俗套”接续了先锋文学的余脉,以小说的方式与存在主义哲学暗通款曲。然而,他那迷人的“异类”气质又不仅在于某种单纯的阐释乐趣,其独特魅力恰在其...
[阅读全文]
2022-07-14 03:28:42
马克梦:从性别学的视域研究中国
我当时的研究方向,明清小说,在那时候还是一个禁区,尤其是像《金瓶梅》之类的作品。美国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读这些小说,中国长期以来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人纵深研究这类小说。有一位很权威的普林斯顿教授很早就曾跟我说过,研究这类题目就好比是把中国的脏衣服晾在外面给大家看。他...
[阅读全文]
2022-07-07 07:58:59
有温度地活着——读王小泗文集《零度生活》
《零度生活》是四川苍溪残疾人作家王小泗的一本综合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散文、随笔、小说、评论等52篇文章。这些文章或抒写亲情、友情、乡情,或描写家乡风景、他乡风光,或虚构叙事,描写市井百态、百味人生,或激扬文字,评论他人文章、著述。作品叙事简洁,描写生动,评论有力...
[阅读全文]
2022-06-20 02:37:32
宋嵩:《宋景诗》及其衍生文本的创作
1951年夏天,随着《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一场批判《武训传》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掀起。陈白尘的女儿陈虹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这场大批判运动,不管怎样,可算是真正地给我爸上了一课: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
[阅读全文]
2022-06-15 02:49:37
王弢: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深沉力量
历史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无法割舍的血脉基因,更蕴含着破解各种难题的“钥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固根守魂,关系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列,扩展成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