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03-04 03:20:29 友情专稿:叶匡政:网络文学无须鲁迅文学奖
    </H1><!--正文-->  近日中国作协发布了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与过去比,这次增加了数字出版物,即在“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上发表的作品,也可申请评奖。网络文学终于登堂入室,自然会引来网友和文学界的一番热议。有人认为是顺应了文学潮流,也有人...   [阅读全文]
    2010-03-03 03:06:29 《我读》道长甚是可爱
    <!--正文内容begin--></H1>  道长何许人也,梁兄文道,香港牛棚书院院长,凤凰中文台节目主持人,2009年年度公共知道分子。  认识道长,有两个最为方便的途径:一是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因为文涛很喜欢找这个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说话又极为幽默的光头做嘉宾;此外就...   [阅读全文]
    2010-03-02 03:44:19 在排斥与渴望中摇摆
      一、位置:在排斥与渴望中摇摆  在当代文学批评中,小说批评一直占据着中心位置。中国最权威的文学评论及批评刊物如《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都辟有大量版面刊发小说批评文章。当然,这里的“小说”是一个特指,是一个把“小小说...   [阅读全文]
    2010-03-02 02:48:13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h1><!--正文内容begin-->《大秦帝国》是我读过的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十一卷,五百万言,堪称是皇皇巨著。它的厚重,照见的是中国当代小说的苍白和单薄,而文学界对它的漠视,也表明一种大气象的写作仍然容易被湮没在那些光滑、琐细的语言游戏之中。多年来,中国小说惯于写小事...   [阅读全文]
    2010-03-01 03:13:26 诗歌写作的进步观
    老梦小小的个头,让人无法相信他的诗歌一开始就具有了很长的呼吸,虽然诗里含有尚还无从伸展的思辩,但整个的书写基调却是根植于内心的某种浪漫情怀。这一印象,在我们最初的认识与交流中,还不能得到确定。也许写作是散淡的,需要诗人的某种坚定性格来聚拢它的意志。一首多年前写...   [阅读全文]
    2010-02-28 03:27:45 站在时间里说话的人
    站在时间里说话的人——读汤养宗诗集《寄往天堂的11封家书》自1990年第一次读到汤养宗的诗歌开始,我就相信世间万物都是有呼吸的,大到一整座家乡,连同它那天空中翻卷的云朵;小到某个夜里偷偷长出来的新指甲,以及手心里紧捏着的一把即将融化的盐。很多诗人不这么看,他们把可窥...   [阅读全文]
    2010-02-25 02:37:52 重点推荐:当代艺术,要来点红桃K
      谁能成为当代艺术领导人?  正在记者撰写这篇文章时,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份函——《关于提请沈嘉禄同志早日履新协会终身名誉主席的函》,这个协会,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与这份函一起送达的还有《中国当代艺术协会领导人增补函》和《中国当代艺术协会领导人档案表》。在大...   [阅读全文]
    2010-02-24 02:48:37 2009年, 短篇小说述评
    <!--正文内容begin--></H1> 当你泛泛浏览眼下的短篇小说时,会觉得庸作太多,鲜有创新,整体依然疲软;当你细读遴选出来的部分佳作,则感到眼前如众星闪亮,短篇小说风景甚好。庸作多而精品少,本是文学的常态,但今天显得尤为突出。2009年的短篇小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仍然是...   [阅读全文]
    2010-02-23 02:59:38 藏在时间背面的摄像师
    <!--正文内容begin-->  离开延安十年后,叶延滨才开始写诗,遥远的大学校园催生了他的成名作《干妈》。彼时,那个陕北的老妈妈却已溘然离世。这种进入生命宇宙的特有的时间性延搁,使叶延滨的诗性心灵得以捕捉到他本人才能持有、持存的悲怆旋律。迟至二十多年后的2005年7月,他...   [阅读全文]
    2010-02-22 03:39:37 当代军旅诗的重要收获――读史光柱的战争诗
    <!--正文内容begin--></H1>  收到史光柱的诗集《寸爱》的时候,我的心便有了一种沉重感。因为我知道这是那个在战场上点燃了血性的气焰,在空气撕裂,火光冲天,“分不清谁化作灰尘/谁走进烈火中永生”,第四次用伤口与前仆后继对话“把挖走的眼球/塞回眼眶”,人和血性相印,身...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