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0-05-12 02:10:57
傅光明:历史的五四与文学史的五四
历史从来不是僵死的,它只是沉沉地睡着了,几乎听不到脉搏的跳动和轻微的喘息声,它需要触摸,才能进入。而深入挖掘史料,是激活历史的重要路径和方法。细节当然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全部,但没有细节的历史,无疑是没有生命力的历史。同样,没有繁复细节的文学史,也不会是丰满的。以...
[阅读全文]
2010-05-11 02:15:27
闲花落地听无声――读张建鲁散文集《岁月如歌》
</H1><!--正文内容begin-->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小文《文学不是“养”出来的》,其中提到,有一种作品是作者“闲”出来的:这类作家,往往是业余的,而且工作繁忙;但是,由于他们心里装着文学,再忙也有一份闲心去亲近文字,所以不断地写作。 没想到,这篇文章刚发表,我就...
[阅读全文]
2010-05-10 02:11:33
赵牧:启蒙、革命及现代性:被终结的话语?
启蒙现代性观念对于社会线性进化的表述、民族国家的论说以及科学与民主的想象,不但为革命话语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而且使之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意义。所谓只有革命才能把古老的中华帝国从蒙昧黑暗的历史中解救出来的论断,尽管充满着历史的后见之明,但演绎的启蒙逻辑却...
[阅读全文]
2010-05-09 05:33:07
贺绍俊:茶道的文化祛魅
</H1><!--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 我把《茶道无道》理解为一部关于茶文化反思的小说。 我们仿佛进入到了一个文化至上的时代,文化具有了金子的效应,谁拥有了文化,谁就有了身价。于是文化也被人们打造成金箔,可以贴到任何物品上,凡是贴上了文化金箔的物...
[阅读全文]
2010-05-08 03:10:57
路海波:对工业题材电视剧缺位的思考
</H1><!--正文内容begin--> 在中国电视剧产业和电视剧艺术总体上越来越繁荣的时候,工业题材电视剧在其整体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小,甚至几近缺位了。 的确,最近这些年,中国的电视剧市场越来越火,在每年2万集的生产总量中,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元投入的大制作比比皆是。电视明...
[阅读全文]
2010-05-06 02:12:49
檀作文:新文化运动与旧体诗
<!--正文内容begin--></H1> 不少论者习惯于做这样的判断:“五四”新文学造成了诗词传统的断裂,并使旧体诗词迅速走向衰落。但我们细心考察“五四”新文学和旧体诗词的关系,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新文学的健将多与旧体诗词有不解之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将胡适和...
[阅读全文]
2010-05-03 02:06:04
杨利景: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瓶颈
</H1><!--正文内容begin--> 毫无疑问,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学批评的参与和引导。与网络文学创作风起云涌的局面相比,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还远未尽如人意。在笔者看来,如下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了网络文学批评前行过程中的桎梏和羁绊,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 虽...
[阅读全文]
2010-05-02 08:05:00
寂寥里的温暖――关于海飞小说
海飞的小说读来亲切如家常。它不硌人,不触怒人,不会让人震惊,相反,它让人感到寒意中的暖和,感到宽容和善意。我读他的小说时内心是安稳的,犹如在春日午后喝一杯熟悉的绿茶。当然也并不都如此。我也感到某种隐密的怅惘,心伤,以及疼痛。比如《蝴蝶》,比如《私奔》、比如《赵...
[阅读全文]
2010-04-28 02:01:44
如何看见天鹅的泪水
西风:你在13岁时发表了第一首诗作,还记得那是发表在什么杂志上,那首诗的内容是什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又是如何走上(选择)了诗歌这条道路?海啸:我的第一首诗是1987年发表在安徽的《诗歌报》上,当时正上初一。至今记得那首诗叫《南方的树,南方的草》:南方的树是...
[阅读全文]
2010-04-27 01:16:43
贺绍俊: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性
<!--正文内容begin--></H1> 当代长篇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让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是,文学缺乏挺拔的高峰,缺乏令人“高山仰止”的经典。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长篇小说精神性的明显缺失。 当代长篇小说是建立在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百年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赋...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