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0-05-21 02:12:09
雷达:当下作家队伍的大分化与大重组
新的文学环境和传播机制使得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体看来,新世纪的作家构成主要有四个部分,他们是:传统型作家;网络作家;80后、90后青春作家;自由撰稿人式的草根作家或称为“非职业作家”。虽然文学环境产生了极大变化,但传统意义上的几代...
[阅读全文]
2010-05-20 03:02:08
从明天起,做一个读诗的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无论是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还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桀骜,又或者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痴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惆怅……这些诗和人,千回百转之中传唱至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心魂。但是今天,我们一边吟咏着它们,一边...
[阅读全文]
2010-05-20 02:47:17
王林: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书写
</H1><!--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 在中国美术界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事不到北京,没有这里批评家、策展人及艺术官员的恩准,就难以进入主流而成为正史。北京叙事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记载,哪怕是连港澳台、宁沪杭、云贵川等等提都不提的历史...
[阅读全文]
2010-05-18 02:10:39
朱霄华:历史话语的诗体转述与考据癖
历史话语的诗体转述与考据癖——对柏桦《史记:1950—1976》的解读一、并非题外 2008年初,我曾经作为一名枪手(通常所说的自由撰稿人)被某文化局叫去编写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书。本来,我对这一类的书籍从来都缺乏兴趣,更何况,根据那个文化局长的意思,书...
[阅读全文]
2010-05-18 02:08:17
贺绍俊:乡村精神不能“沙化”
<!--正文内容begin--> 3月应该是风和日丽的季节,但3月的一天北京突然刮起了漫天黄沙,气象台的预报员告诉人们,西北和华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两天后,我读到了唐达天的长篇小说《沙尘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小说开头就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年前红沙窝村所经历...
[阅读全文]
2010-05-17 04:19:54
邱华栋:北京乡土文学的扛鼎之作
<!--正文内容begin--></H1> 前年凸凹的长篇小说《玄武》出版之时,我曾情不自禁地说过,继浩然、刘绍棠、刘恒之后,凸凹是北京地域文学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符号性存在。 还没来得及向他道喜,就又读到了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他的中短篇小说集《神医》。他的创作实力和勤奋...
[阅读全文]
2010-05-16 02:06:23
苏文清:如何看待“80后”写作
<!--正文内容begin--></H1> 从1998年走向社会,到2003年作为一种整体现象为世人所关注,再到今天的渐趋平静,“80后”写作已走过了自己十来年的历程。这十来年的事实告诉我们:过度地赞扬或者担忧甚至愤怒,都源于对“80后”写作的非客观认识,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我们所...
[阅读全文]
2010-05-16 02:04:48
黄毓璜:建构文学批评新格局
<!--正文内容begin--></H1>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评说一切的可能与评说一切的欲望一起大幅增长。参与文学的公众及其参与方式发生突破原先格局和界域的嬗变,文学批评的生产不复仅仅是“业界”的事。当下的文学批评形成三大方阵:媒体(网友与记者)批评、专业批...
[阅读全文]
2010-05-14 02:01:17
张学昕:诗歌写作的美学压力
<!--正文内容begin--></H1> 汉语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学品质和个性。这种语言本身质地的优越,似乎已是不争的常识。无论是我们所谓的“文言文”,还是自“五四”以来开始的“白话文”,汉语方块字的表意方式,所蕴藏的巨大阅读弹性和意义能指空间,在文学的虚构和非虚构世界...
[阅读全文]
2010-05-13 02:09:03
林毕成:浅析陶渊明“意不在酒,寄酒为迹”的生活方式
</H1><!--正文内容begin--> 【摘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魏晋文人佯狂避世,寄情药酒。魏晋文人中的陶渊明寄情于酒,在酒中沉迷、陶醉、解脱。陶渊明一生和酒打交道,无时无酒,无酒无诗,酒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探讨陶渊明“意不在酒,寄酒为迹”的生活方式及对后世的影...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