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0-06-17 02:02:18
安武林:是谁的快乐 又是谁的忧伤
</H1><!--正文内容begin--> 萧萍的《流年一寸》长篇童话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浓重的实验性质,它对我们业已习惯的传统童话是一种颠覆性的挑战,或者说质疑。虽然从作者本身来说,她仅仅是探索一种可能性,对童话叙述的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和实验,但它的作用却是极大地丰富了...
[阅读全文]
2010-06-15 10:43:31
黄池春田:诗应该真实映射诗人的心灵
[阅读全文]
2010-06-15 08:04:04
谢乐军:谁在扼杀想象力
孩子童年时期的想象力常会让大人惊讶:把柜子上的两个树节疤想象成熊猫的眼睛,和布娃娃说话,一同睡觉,把它们当成有生命的好朋友。我去幼儿园看过一些孩子的画,孩子们都爱把太阳画成一张笑脸,把房子画上翅膀在天空飞翔……看这样的画,惊叹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之余,更多的是感...
[阅读全文]
2010-06-13 04:31:02
樊星:二十年后重读马原
从“知青文学”启程马原一向被视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那破除了小说传统创作成规、有意模糊“纪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叙事圈套”,对于当代小说的叙事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马原是从“知青文学”开始自己的写作旅程的。他的处女作《海边也是一个世界》(发表于...
[阅读全文]
2010-06-11 04:10:47
尼采与瓦格纳:伟大命运的邂逅
</H1><!--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 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一生踽踽独行,仅仅与孤独相伴。他时常把自己比作植于悬崖峭壁、俯视深渊的一棵枞树:“孤独!有谁敢于来这里做一个访客,或许只有苍鹰在它的枝条上满足地啸叫!”然而,迄今所知...
[阅读全文]
2010-06-11 03:18:20
宁肯:在场与及物的乡村文学
<!--正文内容begin--></H1> 在我看来凸凹的小说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二是叙述上开创了一种他独有的杂文随笔风格,三是在乡土文学中他几乎以一人的力量和个性传承了中国文化——一种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 对凸凹的作品,读得较多的...
[阅读全文]
2010-06-08 03:28:58
周大新:文学经典的形成
<!--正文内容begin--></H1> 身为一个作家,谁不想写出一部经典作品来传世?因此,考察一下经典作品的形成原因,对于作家,不会没有意义。 回眸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形成过程,我们会发现,一部作品成为经典,从作品本身来说,总会具有下列特点中的几个或全部:其一,它进...
[阅读全文]
2010-06-03 02:13:27
浅析《边城》中的佛教文化
<!--正文内容begin--></H1> 一、作品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翠翠与她母亲的爱情悲剧,...
[阅读全文]
2010-06-02 03:16:21
迈克:异乡的苍凉与从容
《异乡记》究竟是散文、随笔、游记,还是未完成的小说?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张迷游走在未经定稿的文字之间,像进到杂乱的后台看一个熟悉的艺人吊嗓子,虽然即将上演的好戏最终没有上演,也兴奋得眉花眼笑。很明显的,好些素材后来用在长篇小说《秧歌》,第七章甚至忽然冒出男女...
[阅读全文]
2010-06-02 03:11:21
曹雨河:灵魂唱着悲凉的歌
</H1> 作家迟子建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有许多话题可说,比如自然的灵性、生命的神秘、文化的消失、文明与野蛮、悲凉与诗意、原罪与救赎……这篇小文想说的是触动了我灵魂深处的萨满。如果说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心灵的呜咽,那么《额尔古纳河右...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