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10-07-10 08:12:16 张德祥:改良我们的文化生态
    <!--正文内容begin--></H1>  我们生活在两种环境中,一种是自然环境,一种是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之状况,人所共知,地球人都尝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苦果。联合国环境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世界瞩目,旨在敦促人类节能减排,造福子孙。  那么,我们的文化生态如...   [阅读全文]
    2010-07-08 03:02:58 任蒙:散文不能没有文化担当
    <!--正文内容begin--></H1>  散文可以描绘秀美山川,可以怀念田园牧歌,可以赞美至爱亲情,可以展示个人生活情调。散文可以有温婉、细腻、淡雅、悠扬的柔美,也可以有宏大、深沉、庄严、凝重的壮美,从而构成千姿百态的散文艺术世界。但是,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来看,散文...   [阅读全文]
    2010-07-07 02:09:00 尹守国:底层写作的困惑
      从事文学创作,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肯这样去做的人,也算是人群中的另类了。因此,被尊敬或者被鄙视,都属于正常现象。作为作者或准作者,在从事这件事情之前,是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或做好应对准备的。而很多底层的作者,比如我,却是在...   [阅读全文]
    2010-07-06 08:22:03 谭旭东:调整文学批评的视角
    </H1><!--正文内容begin-->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今天的文化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文学格局也发生了重组,如果缺乏系统整体的观念和开阔的视野,不把文学发展放到大文化环境中去考察,那么文学批评的影响力必然大受局限。有效的批评必须从文化产业结构分析的角度来...   [阅读全文]
    2010-07-04 02:02:20 朵渔:面向真理的姿势 ――重论韩东
    1  关于诗,韩东有一句话广为人知:“诗到语言为止”。这句话通常被作为第三代诗人“日常主义写作”的一个理论概括,但大多属于误读。韩东的诗与通常所说的“日常主义”没有多大关系,相反,他简直是取消了“日常”:既无自传性,亦无烟火气。他还有一句话:“我的根本问题,简...   [阅读全文]
    2010-07-03 04:11:44 东西:评判文学的人痛苦,创作文学的人也痛苦
    作家“触电”是一个时髦话题,更是一个争议性话题。反对者认为“触电”是在消弭文学的纯粹性,支持者则提出好的影视作品其实是在对文学进行再诠释。“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系列推出以来,文学影视化、作家转行做编剧等热点话题也是被讨论的焦点之一,受访的批评家们对此类现象不...   [阅读全文]
    2010-07-03 02:01:12 江岳: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
    <!--正文内容begin--></H1>  当下文学创作最大的挑战是,有了生活积累的厚度,却缺乏思想观念的穿透力,往往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  有的作者不缺生活积累,他们常年固守在生活的黄土中,像农民一样苦作耕耘,其中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却难得有更高水平线上的突破...   [阅读全文]
    2010-06-30 03:30:14 李浩:文化异质性不等于“中国立场”
     -文学疆域被“窄化”的忧虑  评判中国小说需要“中国立场”,这无疑是一个新瓶,然而在它里面装入的大约也还是旧酒,大约,是从“东方主义”延续下来的一种更为窄化的文化思潮,它的命题中有显见的伪。评价小说,或者说评价文学,无论在任何的国度,民族,都有一个普遍性的标...   [阅读全文]
    2010-06-28 03:35:52 曹雨河:柳粉香之仙遭遇鬼
    柳粉香在毕飞宇《玉米》这部小说中不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王玉米和她的父亲王连方。这两个人物在作者恣意酣畅的笔下丰盈饱满鲜活得脱纸欲出。相对于他们柳粉香这个人物作者有些惜墨如金。可我偏偏喜欢这个位次居三的人物。我觉得柳粉香的人性比玉米丰富得多,粉香蕴含的审美信息...   [阅读全文]
    2010-06-28 03:00:59 丁临一:生命的追问与慨叹
    </H1><!--正文内容begin-->  张洁的长篇小说《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北京出版社出版)是一部需要用心来欣赏品味的作品。从故事层面来看,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学人不期而遇的探寻之旅,但主人公奇特的遭遇与复杂的感受,却提示着许多曲径通幽的韵味。即便是漫不经心地浏览而...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