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09-04 02:02:56 李锦文:《楚辞》的部分诗篇
        《楚辞》是指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所创作的诗歌样式,它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是继《诗经》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宋黄伯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它与《诗经》比...   [阅读全文]
    2010-09-02 01:36:09 肖涛:次生林写作
     1.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是写作者以部落化的生存与写作形式聚集的转捩点。也正凭借读写工具、发表渠道和交往方式的媒介变革,才使得当代作家身份发生了变异,文学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次生林写作亦藉此愈加兴盛。  何谓次生林写作?寻常所谓的次生林(secondaryforest)...   [阅读全文]
    2010-08-30 09:02:18 郭新民:关于中国新诗发展状态的思考
    <!--正文内容begin--></H1>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孔子也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靓丽奇葩,是最靠近心灵的文字,是自由心灵尽情尽性的表达,是生活感性触碰的火花,没有诗,人生将湮失光彩,生命也将失去思想...   [阅读全文]
    2010-08-29 01:07:55 朱先树:诗与时代的再思考
    <!--正文内容begin--></H1>  关于诗与时代的关系,这的确是一个老话题了,在许多人看来,“至今已觉不新鲜”。但老调必须重弹,目的是寻找其在今天应有什么新意。为促进当代诗歌的健康发展,对诗歌理论的研讨是不能不做的一件事情。  一  我始终认为,诗人和诗都是具体时代...   [阅读全文]
    2010-08-23 04:49:57 秦万里:关于小说 阅读漫记三题
      我喜欢读小说,后来成为一名职业读者,主要任务就是读小说,这真的是很幸运。成为职业的就与普通读者不同了,普通读者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仍。我不行,喜欢的要读,不喜欢的也要读,吃着一份俸禄呢。而且,优与劣,有的时候并不那么界限鲜明。于是就要花一些心思,久而久之,再...   [阅读全文]
    2010-08-21 02:00:38 江雪:后来者的命运及其自由诗学理想
      1    在我看来,文学意识形态的激情缺失,就是一种文学的浪漫主义缺失。司汤达说,浪漫主义是现代的和有趣的,古典主义是老旧的和乏味的。歌德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病,尼采反对歌德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病的说法,他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良方,是用来治愈疾病的。瑞典批评家西斯蒙...   [阅读全文]
    2010-08-19 02:44:58 王家新:策兰后期诗歌
     “人类之外的歌”在策兰的后期诗作中,有这样一首经常为人们所引用和谈论的诗:</H1>  线太阳群  在灰黑的荒原之上。  一棵树——  高的思想  迎向光之音调:人类之外  那里依然有歌  被唱。        ——《线太阳群》    关于这首诗,著名哲学家伽达...   [阅读全文]
    2010-08-18 04:34:52 新诗应当尊重它的成熟
    程一身: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闻一多提出其“非诗化”观点:新诗所用的语言更是向小说戏剧跨近了一大步,这是新诗之所以为“新”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理由。其它在态度上,在技巧上的种种进一步的试验,也正在进行着。请放心,历史上常常有人把诗写得不像诗,如阮籍,陈子昂,孟郊,...   [阅读全文]
    2010-08-16 01:06:29 朱白:回到说故事本身
      一个小说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不是文体实验者。小说家当然可以为自己的文体实验、文本结构去挑战、去实践,但这并不应该成为首先重要的事情。我们大多数小说家几乎都明白故事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人在具体行为中一次次地甘愿放弃,用一种此时的感觉书写一种连自己彼...   [阅读全文]
    2010-08-16 01:03:38 王家新:诗人和哲人之乡
    <!--正文内容begin--></H1>  春节一过,我又从北京到了斯图加特。这次主要是和我的德文合作者芮虎先生一起翻译策兰。近年来,我又新译了一百多首策兰的诗,需要和芮虎一起依据原文和一些研究资料对这些译文进行校正并加注。这个翻译项目再次得到了AkademieSchlossSolitude(姑且...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