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23-06-13 08:45:02 《野望》:时代变迁中的“新乡土叙事”
    我不熟悉付秀莹生活过的那个村庄,但我相信她曾经说到的关于村庄的“疼痛”。我这一代人离开村庄后,也时常在抚摸“疼痛”,这是所有游子共同的感受,在这种复杂感受中,“疼痛”的涵义已经超出字典的解释。我离开时,村庄正处于开始变化之际,付秀莹这一辈人者是在村庄已经发生变...   [阅读全文]
    2023-06-02 09:54:56 从具体出发,超越具体——评电视剧《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
    正如当年那个小学生在给库尔班的信中发出的疑问,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或许同样好奇:库尔班大叔为什么要去北京见毛主席?他为什么会三番五次骑着毛驴踏上远途?他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这样做?电视剧《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就是从回答这一连串问号开篇的。《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   [阅读全文]
    2023-05-22 10:18:39 王文静:先锋写作的证明题
    《黑眼睛》是刘建东“师徒”系列中篇小说的又一新作。从早年的《减速》到近两年的“师徒”系列中篇,刘建东执著地走在先锋文学从形制到内涵的探索和突破上。《黑眼睛》不仅没有因为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流畅的情节脉络削弱其先锋性,反而在叙述的褶皱中闪烁着经典的光芒。炼油厂工人骆...   [阅读全文]
    2023-05-15 10:17:06 吴佳燕:探寻那些看不见的生活与内心
    赵志明的小说至少有两套面孔,一套怪异神秘,引人侧目与遐想;一套细腻写实,让人亲近与共情。这与他独特的写作路径有关,他一方面对历史传说、志怪传奇以及传统文化的神秘部分进行着现代演绎与“故事新编”,一方面用白描的手法洞察现实日常与人心幽微。《看不见的生活》无疑属于...   [阅读全文]
    2023-05-04 09:36:03 来燕:除却 “三真”不为文
    我这里所说的“文”,是指散文(包括随笔)这一传统的文体,不指小说、报告文学、纪实类的文体,更不包含诗词。近年来,陆陆续续写了一点散文随笔包括非虚构的作品,也陆陆续续在报刊上发了出来,也得到一些朋友的关注。有关注文坛的记者朋友让我谈点什么。正像我在出版第一本散文...   [阅读全文]
    2023-04-27 09:09:54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深处的回声》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化的思想的地标,但凡对中国的未来、现在和历史有所关注的人是绝不会对鲁迅视而不见的。者用学术阐释鲁迅、艺术家用想象来还原鲁迅、作家用情感来歌颂鲁迅,而“行者”则用自己的足迹和生命体悟鲁迅。刘德安就是这样一位“行者”,他新出版的《历史与灵魂深处的...   [阅读全文]
    2023-04-19 08:44:58 在军事文学领域不断开掘——陶纯小说论
    如果从1986年在《青年作家》上发表短篇小说《愿望》算起,陶纯进入文坛已逾30年。纵观陶纯30余年的创作,抛除其中10年左右时间他进行影视剧本创作外,20年里,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小说,大部分是军事题材的作品。众所周知,军事题材包含两大块——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军营生活。说句...   [阅读全文]
    2023-04-10 10:14:30 李雪梅:增强文学批评的学理性和有效性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批评的有效性是一个反复被讨论的问题。何为有效的文学批评?李遇春认为,区分文学批评有效性与无效性的根本标准是“实证”。他长期倡导和践行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早在2010年作为《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出场时,便已公开表达其“从阐释到实证”的批评...   [阅读全文]
    2023-04-03 08:58:09 海飞:文学性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讲究
    “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史无前例的改变,写作者需要敏感地观察和把握它们。”把汉语当做沟通人们心灵之桥的写作者们,身处这巨变的时代,他们和他们的中国故事,又将呈现怎样的面貌?本期报纸我们采访了九位写作疆域各不相同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聆听他们关于...   [阅读全文]
    2023-03-27 10:38:16 朱玲:哲学视界上的人文情怀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经典的爱情诗句,如蛊如禅,如泣如诉,从古至今,虏心锁玉,绵延痴缠。它之所以有如此生命力,是因为它触及了情感的本质,又留下古往今来无以开解的问题。以情感脉动为主题的歌词集《幸好与你遇见》,是著名诗人毛梦溪,在由诗向歌的完美跨...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