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10-06-10 03:08:31 张爽:晚年的浩然为谁流泪
    <!--正文内容begin--></H1>  某日闲翻过期杂志,无意中在《当代》上看到程绍国所写《潮兮鱼兮》,内容涉及林斤澜谈浩然的。对于他们那代作家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我无从亲历,也就无从证实。在此,我仅就一个普通的京郊文学爱好者来写写我眼里的浩然。  初见浩然老师,那是...   [阅读全文]
    2010-06-09 02:00:53 影视艺术无法丢弃文学性这根“拐杖”
    <!--正文内容begin--></H1>  1  文学,作为一种书写(印刷)的文化保存形式为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别林斯基曾说,文学是一个民族感性的本能的世界观,文学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理解、情操、宗教、语言等,还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此所谓“文...   [阅读全文]
    2010-06-09 01:20:51 程光炜:重新发现殷夫
    <!--正文内容begin--></H1>  今年是诗人殷夫诞辰100周年、牺牲79周年。殷夫以22岁的短暂青春,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成为“红色诗人”,这种强烈的信念感和慷慨赴死的勇气,在今天具有了别一样的意义。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最初读他非常激烈的一些诗,如《血字》、《1929年的...   [阅读全文]
    2010-06-07 04:25:18 谢有顺:诗歌衰落,不利于国人心灵培养
    </H1>  在古代,令文人骄傲的是“诗”,官员、隐士、僧人、侠客,各种人群中都不乏诗人;日常生活层面中,影响、塑造中国人性格的,诗也是主要方面之一。  但进入当代,诗歌传统和诗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衰落了,这不利于中国人心灵的培养。特别是对下一代人来说,复兴中国文化...   [阅读全文]
    2010-06-04 03:04:50 哈森:嘎代才让和他的诗歌
    <!--正文内容begin--></H1>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期间,我认识了嘎代才让——一个将诗歌写作日常化的藏族青年。  无论在网络世界里,还是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嘎代才让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诗人。面对文化与角度的不同、所属年龄段的不同、人与人的远近不同等因素驱使下的所有不同评价...   [阅读全文]
    2010-06-04 03:01:53 古岳龙:“新散文时代”的异光
    <!--正文内容begin--></H1>  汉语散文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由浮躁的宏大历史叙事、呓语般的私人书写到回归散文本身的文学转向,这就像一抹异光,在大地上用一种“涂鸦”的方式,记录了散文的转身。  “新散文”从一开始就是在民间寻找自己的“涂鸦”胎记。祝勇认为,如果“背叛...   [阅读全文]
    2010-06-03 05:17:38 杨小洲 :大江健三郎的枯燥
      日人大江健三郎将写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关于冲绳的文章结集成书,名《冲绳札记》,距他以小说《个人的体验》获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大约有三年的光景,这两本书大概可归为大江氏个人写作生涯里光辉的顶点,用来代表他的小说与散文两种不同写作方式,而这两种写作方式皆融...   [阅读全文]
    2010-06-03 04:15:35 谢乐军:谁在扼杀想象力
      孩子童年时期的想象力常会让大人惊讶:把柜子上的两个树节疤想象成熊猫的眼睛,和布娃娃说话,一同睡觉,把它们当成有生命的好朋友。我去幼儿园看过一些孩子的画,孩子们都爱把太阳画成一张笑脸,把房子画上翅膀在天空飞翔……看这样的画,惊叹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之余,更多的...   [阅读全文]
    2010-05-31 02:19:56 蒙木:我和维特根斯坦的缘分
    </H1>尽管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无非一个书虫。但读研三年,我可以豪言读书的,也无非一本书和两个人,这书是《文心雕龙》,两个人指弗洛伊德和维特根斯坦。《文心雕龙》是我的专业“圣经”,读它的初衷不过是为了硕士文凭和在北大那个地方混得下去。而读两个人纯...   [阅读全文]
    2010-05-31 01:11:40 宋杰:我读作家风流
    瓜田月夜下渐渐回归于温馨并最终走向和谐的雪儿;穿越30年时光在生命的边沿线上艰难跋涉用温暖护犊的母亲的卓越;大汶河畔那重叠着的湾崖景深……恍惚间,有风轻轻地吹过,在瞬间遗落,顿时涌起阵阵似曾相识的记忆。一口气,读完风流的《清且涟猗》剩余部分,我如一位安全分娩后的...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