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0-10-12 10:20:18
曹雨河:一个人的心灵史
[阅读全文]
2010-10-12 07:05:39
蔡宗周:耕耘者和播种者的心语
当邮局的快递员将刘玉平厚厚的一沓诗集《爱de纪念》清样送到我的编辑部时,我眼前又闪现出一个结实敦厚、面带微笑的中学老师朴实而忠厚的形象。那是2008年春天,我应玉平电话之邀到佛山顺德勒流中学讲学,玉平在学校门口迎接我时,给我留下的第一个良好印象。玉平在勒流中学教语文...
[阅读全文]
2010-10-10 02:39:30
王陌尘:打工文学的新收获
<!--正文内容begin--></H1> 曾获深圳第二届网络大赛优秀奖的打工文学作家于怀岸的长篇小说《青年结》,近日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在众多打工文学作品中,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收获。 读着这本书,我不自觉地握起了久已松软的拳头,并随着叙事的紧张,这拳头越握越紧。我感觉体...
[阅读全文]
2010-09-29 04:26:19
张宗刚:朱增泉散文的史识和史心
<!--正文内容begin--></H1> 读朱增泉的散文,感觉如与老友娓娓谈心,亲切,熨帖,轻松,实在。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说观点鲜明,决不模棱两可,爱国主义情怀与历史理性主义和谐融汇。听历史回响,沐星空光芒,闻彼岸涛声;朱增泉综览历史风云,洞察世事沧桑,纤笔一...
[阅读全文]
2010-09-28 09:48:32
曹雨河:沙漠送来清凉
就我有限的阅读,深感西部作品的沉静、结实、浑厚、大气。近日读雪漠的《白虎关》更觉如此。小说中那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明衔暗勾的运思;灵魂里涌流的清泉……我私下里想:她的命运是给茅盾文学奖增辉还是抹灰呢?!扯远了。《白虎关》的作者把钱当做一杆秤...
[阅读全文]
2010-09-27 02:12:33
徐坤:秋日二梦
</H1><!--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 白露时辰遇上两场梦:《盗梦空间》与《红楼梦》。都山呼海啸,狂震人们视野。前一场,科幻梦,两个多个小时就做完;后一场,古装梦,为时二十来天。若不看,酒肆茶楼聚谈时无话说,遭人白眼和鄙视;若看,无非乱纷纷一通热闹...
[阅读全文]
2010-09-23 03:16:14
阿来:重建文学的幻想传统
<!--正文内容begin--></H1> 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作品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品作为一种出版资源,引起了业界的特别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
[阅读全文]
2010-09-21 04:05:21
韩石山:郁达夫的中秋诗
<!--正文内容begin--></H1> 消瘦的身材,忧伤的面容,坎坷的命运,悲惨的结局,一想起郁达夫先生,有时会无端地想起黄仲则的诗句,“一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而将前一句改为“一生都在秋风里”,作为达夫先生的一个小小的写照。 秋天,本来就是个让人易生感慨的...
[阅读全文]
2010-09-19 02:18:18
薛保平:闲看伍立杨的《语文忧思录》
<!--正文内容begin-->伍立杨是颇为活跃的随笔散文作家,文章不时散见各大报章,其思想的深刻,文笔的老辣,为很多读者爱看。我是在读了《铁血黄花———清末民初暗杀论》后,开始喜欢读他的文章的,虽然此前买过他的随笔集《浮世逸草》,但只是经手一过,就放在书柜中收藏,后来兴...
[阅读全文]
2010-09-18 02:10:40
现代故事与年深月久的颜色
关于徐小斌: 祖籍南方,生于北京知识分子家庭。自幼习画,曾下过乡,当过工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大学,现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编剧、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1981年开始作家之路,曾任教高校经济系、中文系,现为央视电视...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冯杰:那一枝高高的荷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
王冰:长安人写长安 ——《长安物语》...
刘德安:为海南热带雨林立传——读杨...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
卜一:灵感火花的诗意写者...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