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3-06-19 10:27:07
李雪: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文学中的妙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今天,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离不...
[阅读全文]
2023-06-05 10:14:30
潘静如:龚自珍在己亥年
今年是农历己亥年。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己亥年有关的文学作品,最有名的恐怕就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组诗共315首,作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即一百八十年前的1839年。那一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决定辞官南归,这组诗即是途中所写。组诗第14首有云:“钟簴苍凉行色晚。”当然是在说...
[阅读全文]
2023-05-29 09:52:36
邹士方:艺谈(两则)
文学创作是不是越长越好?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唐代诗人元稹写了不少长篇排律,所写《代曲江老人百韵》即长达千字,与白居易等互相唱酬,争奇竞巧,动辄百韵,少也三十韵,一味铺陈排比,是最没诗意的押韵文字。这种诗在艺术上比不上他那首20字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
[阅读全文]
2023-05-25 09:56:19
远人:言与图的文化探源
谈起中国文化,国人总少不了在这个词组前加个“博大精深”的前缀。但究竟中国文化“精”在何处、“深”在何处,不是专门研究国学的人,只怕会说得含糊和不得要领。以《棋王》享誉文坛的小说家阿城推出的新著不是小说,而是谈论文化的《洛书河图》,我不禁有点好奇——这个题目能被...
[阅读全文]
2023-05-22 10:19:15
邱华栋:最应该被倾听的人群
丁燕所写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为什么在当下文学界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绩?首先是因为她涉及到了重大题材。她所写下的非虚构作品,既有涉及大自然主题和环境保护主题的,如《沙孜湖》,也有贴近个人体验,从女性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相的《孕妇周记》《双重生活》等,而她真正对中国加入全...
[阅读全文]
2023-05-15 10:23:10
雷开艳:无以言说的情怀
一我何其有幸,在网络上结识了天津著名作家段家军先生,并拜读他多篇散文作品。越读越喜欢,与先生的谈话也渐渐多起来,自此,知道了先生的“亲姐”周静华女士。初在湘韵文学网的佳作鉴赏里读到周女士对段先生的文学评论,佩服不已,她的文字隽永,含蓄,娓娓道来,就像一个邻家姐...
[阅读全文]
2023-05-06 09:14:41
解永光:试说李白两首诗的本事
近读李白诗二首,看到“謫仙人”跟平民百姓的生活往来,看到李白跟百姓的亲和力。很想探究一下两首诗的本事。这里的“本事”一词,从“本事诗”一词里借用过来。本事指本领,常用词。另指文学作品所根据的故事情节细节。本事诗指含有故事情节细节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作品流传...
[阅读全文]
2023-05-04 09:36:47
李良胜:用艺术家的良心守望乡愁
当时代发展的脚步,穿越了游牧文明、海洋文明、农耕文明阔步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们在获取了文明的红利的时候,有谁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回望那曾经的农耕文明与农耕文化带给我们生活的乃至精神的皈依?当人们习惯了钢筋水泥所营造的城市壁垒,看惯了工业发展在土地之上所播种收获的宏...
[阅读全文]
2023-04-23 09:10:20
钟媛:从回忆里召唤那些故事——读《先生素描
米兰·昆德拉曾在小说中断然否定,“我们身后遗忘的时间越是久远,召唤我们回归的声音便越是难以抗拒”,而我却倔强地认为,从日常生活层面而言,这种依赖于经验的结论依旧有效。读丁帆的《先生素描》时,这句话一直回旋在我脑海,在这本关于时间、记忆与召唤的随笔集里,我们看到...
[阅读全文]
2023-04-14 09:45:55
黄燎宇:论文学翻译的三位一体
我对脱离实践的翻译理论一向有看法,所以我喜欢传播一句业内名言:“会搞翻译的就埋头搞翻译,不会搞翻译的就讲翻译课,不会讲翻译课的就讲翻译理论。”这次,我想从翻译之憾即翻译留下的遗憾说起。根据常识或辩证法,人们总是失去什么才知道什么可贵。以此类推,错误的翻译最能让...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冯杰:那一枝高高的荷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
刘德安:为海南热带雨林立传——读杨...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
能人马未都
卜一:灵感火花的诗意写者...
樵夫:草茎上的人性与物性光芒——读...
李壮:永恒的死灭与苇草的尊严...
周雪梅:相信的力量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