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1-02-08 05:10:33
刘仰:文化自虐危害巨大
<!--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H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与历史上中国曾经遭遇过的失败相比,西方传教士与坚船利炮的共同入侵,使得中国的命运面临深刻的危机,这一危机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的动荡...
[阅读全文]
2011-02-06 03:52:06
范曾精力和心思根本就不在绘画创作上
在艺术品收藏工作中坚持艺术评论,是我近几年主要工作之一。早在2007年,我就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某些丑态图像、低俗作品遭到“疯狂追捧”的市场乱象,连续发表三篇署名文章提出了批判并斥之为“文化垃圾”。而后也对美术界存在的创作麻木现象、管理机制阻碍美术发展现象等,提...
[阅读全文]
2011-01-31 10:24:39
朱白:韩东――给汉语小说加把柴火的人
<!--正文内容begin--> 1961年生。80年代中期,他与李亚伟等人推出一股“先锋派”诗歌新潮,发表了《有关大雁塔》等诗作,其中一部分被收入多种探索、实验诗歌选本。“先锋派”诗歌也被人称为“后现代主义”诗歌,是继“朦胧诗”与“寻根诗”之后出现的一种诗歌现象。1998年,他...
[阅读全文]
2011-01-28 03:12:59
叶雷:没有伟大的读者,就没有伟大的诗人
<!--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H1> 大约10年前,刘春对我说,他想写一本诗歌史。 但《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一部)》真正要出的时候,刘春又忐忑不安:“现在,不是每一本书都可以有读者的”。是的,这些年诗歌确实落寞了,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之一的陈东东为我们...
[阅读全文]
2011-01-25 04:17:22
温远辉:散文的两把钥匙
<!--正文内容begin--> 散文最需要的就是通向心灵。在优秀的散文作家那里,散文是自然朴实的,仿佛信手拈来;散文又是精粹和细镂的,仿佛是作家在人生岁月的河床上披沙沥金所得。能够感动人心的散文,一定是作家对社会独特而深刻的记忆和审视,是作家人生经验的淬火,是作家心灵...
[阅读全文]
2011-01-24 05:25:23
周雪花:简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
面对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代小说与文学现象,崔志远教授等创作完成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以独特的学术见解,清理出一条小说发展的主线。这条主线便是“写实”,而研究的方法则是“整合”。由此,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中国当代小说史便呈现在读者面前。 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方法...
[阅读全文]
2011-01-21 11:41:41
柳萌:人生有悟
<!--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 军旅作家贺捷生大姐,将一条短信转发到我的手机上,是一首短诗《铁锅情》:“世人都说铁锅好/铁锅的老底谁知道/火里托生/心血铸造/天天烟熏火燎/年年蒸煮煎熬/张着闭不拢的口/弯着直不了的腰/盛着天下的苦和乐/装着人间的饥和饱/沉...
[阅读全文]
2011-01-20 04:00:17
汪政:第三种文学
<!--正文内容begin--> 如果概括一点说,中国当代文学从文学观念的区别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文学观念都对文学制度、文学生产力、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包括对文学的主题、体裁、题材、风格与创作手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一个时期不妨从新中国成立时算起。这个时...
[阅读全文]
2011-01-19 06:01:10
孟繁华:2010印象中篇
<!--正文内容begin--> 中篇小说是百年来成就最高的文体形式。特别是近30年来,这个文体在大型刊物和稳定的作家队伍的支持下,一直发展迅猛。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时代,中篇小说和它的作家队伍较少受到干扰或影响,一直保持在较高的艺术水准上。2010年的中篇...
[阅读全文]
2011-01-17 03:01:31
李建森:向上,以及向下的力量
</H1><!--正文内容begin--> 好诗歌是有力量感的,不但是向上的,而且是向下的。这种反向的牵引和援动,不但没有冲突的部分,反而会合为一种同质的力量,成为诗歌灵魂的重要织体。我在郭新民的诗作中读到了这种反向、同质的力量,他的诗作栖居的是积极向上的诗意,而又充盈着厚...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冯杰:那一枝高高的荷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
王冰:长安人写长安 ——《长安物语》...
刘德安:为海南热带雨林立传——读杨...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
卜一:灵感火花的诗意写者...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