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2-09-03 03:11:26
林少华:悲悯与质感之间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看了新出的汉译日本小说《恋文》。“恋文”是日语,“情书”之意。“恋文”也好“情书”也罢,作为读物,都不是我这个年纪的人读的了。或许这个关系,读罢掩卷,我不知是不是该把书中五个短篇称之为恋情小说——或许有恋,但恋不...
[阅读全文]
2012-08-31 07:00:33
赵霞:硝烟背后的历史与童年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从提笔写作儿童小说开始,作家张品成从未放下他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特殊的战争岁月的关切。从1993年的《没有儿戏的童年》到最近的《有风掠过》,他为这份写作偏爱执著了近二十年,而这二十年对于张品成的写作而言,远不只...
[阅读全文]
2012-08-30 02:14:11
文锦:读《废墟之欢》
《废墟之欢》是资深媒体人徐虹对文化名人为文为人的品读,也是她对于世象人生的诚实认识。全书以独特的视角,用散文随笔的方式描写了杨沫、杨绛、林徽因、张爱玲、董桥、王朔、刘索拉、章诒和、刘震云、严歌苓、李敬泽等名家。 作者徐虹冠之以“我的读书笔记”之名,是以书写...
[阅读全文]
2012-08-27 03:01:44
郑晓林:用爱编织感恩文字
我们在义乌召开潘爱娟的散文集《分一点阳光给别人》研讨会的时候,是2012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半。4年前的这个时候,汶川大地震开始震动,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巨大灾难,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面对灾难挑战的时刻,更是举国上下爱心大涌动的时刻。在会议的过程中,警报长鸣...
[阅读全文]
2012-08-23 03:08:21
周广生:作家的生命与文字共存
</H1>算起来,我从1973年20来岁发表作品,到现在快到耳顺之年已写作出版19部书,而且大多是在工作之余时间里耕耘的。作品近千万字。虽然没有获得国家级的大奖,但是省市级的还不算少。因此,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有朋友问我:何以爱好写作?想来的确是有原因的。因为世界上无论是爱...
[阅读全文]
2012-08-20 04:04:36
薛原:网络时代的书评人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H1> 与以往写一篇书评必须要在报刊上发表才能完成“书评”的使命不同,今天的书评人可以不必拘泥于报刊等平面媒体的读书版面,网络给读者或书评人提供了无尽的可能,犹如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也都成了书评人。譬如豆瓣网上的注册...
[阅读全文]
2012-08-17 05:05:53
在风景里“钓”散文的人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当下,散文写作越来越难,主要在于意义难于把握。前不久见到孟德明散文集《在文化树下喝茶》,他的写作突出冀中平原文化底蕴和水乡风貌,文笔清丽,画面感强,注重理想色彩和氛围营造。孟德明散文的意义是什么?笔者认为他至...
[阅读全文]
2012-08-13 02:07:24
陈冲:后退一步看谭旭东事件
[阅读全文]
2012-08-09 04:17:26
艺术家缘何介入衍生品?
过去艺术家羞于谈钱,当市场主导艺术的局面被打开后,天价艺术品如脱缰的野马,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俨然“天上-人间”,只有极少人能买得起。所幸的是,艺术以衍生品的形式力图“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普通人的生活,让生活艺术化、趣味化。而当代艺术众多特点鲜明的作品,成为衍生...
[阅读全文]
2012-08-08 04:23:59
陈华文:在生命高原书写精神内涵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H1> 西藏神秘而美丽,这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高原,还是文学创作中的精神高地。女作家杜文娟最近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阿里阿里》,以一个女性视觉,用生命的思考和细腻优美的文字,给人全新的西藏体验。和以往作品所不同的是,《...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冯杰:那一枝高高的荷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
王冰:长安人写长安 ——《长安物语》...
刘德安:为海南热带雨林立传——读杨...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
卜一:灵感火花的诗意写者...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