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3-07-04 05:03:03 高艳国:对六朵桃花的描述
    </H1>  第一朵:隐形的桃花  可以肯定,是一朵桃花牵引我走入桃花谷的。  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呢?我说不清楚。  说不清楚它的仪态、容颜;说不清楚它的籍贯、来世。  它是一朵隐形的桃花,我好像在哪位诗人的诗句里读过,  又好像在哪位画家的笔墨里赏过。  我惟一...   [阅读全文]
    2013-07-02 04:05:26 颜歌:成为一个小说家
    </H1>  写创作谈这件事情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作为一个小说家的立场,或者说,我选择成为一个小说家的立场。这个立场是:用虚构的方式,或者只用虚构的方式来言说。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事情可以使我和其他穿一样校服、做一样作业的同学区别开呢。使我...   [阅读全文]
    2013-06-28 02:03:48 于思奇:港台文学过度开发之后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最近,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吉陵春秋》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引进到大陆正式出版。该书作者李永平是来自中国台湾、出生于英属婆罗洲的作家,也是“一百强”中唯一一位没有进入大陆读者视线的“遗珠”。  《吉陵春秋》...   [阅读全文]
    2013-06-21 04:00:20 李长空:当代诗坛浮世绘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最近十年是中国新诗“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空前繁荣”时期,诗人们纷纷占山头拉大旗,一时间“主义”“道路”“派别”“圈子”林立,仅“乐趣园”一家网络媒体,数年间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几百家网络诗歌论坛。与此同时,...   [阅读全文]
    2013-06-19 03:06:00 王谨:时光之舟上的诗人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读卢继平的诗集《大地的候鸟》(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诗仙李白的名句夺笔而出。1500年世事沧桑,黄沙掩埋,唯太白仙翁站立江畔,极目飞舟,思绪像滚滚长江,穿梭历史,英姿无比。此时,我...   [阅读全文]
    2013-06-18 04:05:22 尹汉胤:振聋发聩的紫砂回响
    </H1>  徐风的长篇小说《国壶》,讲述了中国进入国耻重重的近代史,紫砂发祥地江南古蜀镇,以两代壶王为代表的紫砂艺人,秉承紫砂传统,恪守壶道精神,于国破外侮的悲辛时代,发生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  紫砂历史,可追溯到北宋,鼎盛于明代。紫砂茶壶,以其天然温雅本色...   [阅读全文]
    2013-06-14 02:12:46 山东青年诗群:沉潜于生活深处探寻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王夫刚:我从来没有觉得到了40岁我还在写诗是“坚持”的结果,而诗歌拥有孤芳自赏的权利。  李辉:我们生存在诗歌光芒的照耀下,行走在诗歌力量的引领下,些许的阴霾算不了什么。  东涯:就像怕走夜路就看恐怖片,看完就...   [阅读全文]
    2013-06-13 02:07:12 杨晓敏:锻造文字的筋骨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一位小小说作家,写出一篇好作品不难,难的是摇曳生花妙笔,在各个时期都留下“雪泥鸿爪”。刘建超数度获奖,一路走来,把自己的写作步伐,迈得坚实而稳重。除了天赋之外,更多的是勤奋。细究起来,刘氏笔下的主人公,大都具有强...   [阅读全文]
    2013-06-05 03:03:03 丁晓平:论报告文学的“场”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在讨论报告文学的“场”之前,先对“场”作出解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此处的“场”的解释为:名词,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本文以“场”为议题,就是...   [阅读全文]
    2013-06-04 03:05:54 丁正元:笔墨归于“一”
    十多年前,吴冠中就提出“笔墨等于零”;2007年10月他在杭州又旧话重提,大谈特谈“笔墨等于零”。对于这种说法本人不能苟同,故撰文与之商榷。一、古今名家论笔墨对于绘画之笔墨,首先,看看古今一些名家怎么论说的:南朝王微:“一管之笔”,可以“拟太虚之体”。南朝梁元帝提出...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