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4-06-14 09:40:46 李美皆:以平易取胜的谍战小说
    特工、反潜、谍战,这样的题材近几年并不鲜见,通常表现为神秘的、云谲波诡的,受众对此已经形成某种“阅读定势”。然而,朱东的长篇小说《沧海之约》,化稀奇为平常,化特殊为普通,颠覆了此类题材固有的玄秘,一变而为平易家常,让我们明白:这些事件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许...   [阅读全文]
    2024-06-11 10:00:11 练韬:大水,到底该不该来?
    朱斌峰的小说《大水天上来》讲述的是一个颇具荒诞感的故事:山坳里的幌村为了应对即将汹汹而至的洪水,举全村之力修建了防洪大堤。大堤竣工之后,却接连数年不见山洪泛滥,雄伟工程也就成了摆设。小说的反讽意味也就此漫漶开来。表面看,这是个“大堤该不该修”的问题,然而,“大...   [阅读全文]
    2024-06-05 09:08:24 杜学文:传记文学的新写法
    由木讷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唐布衣郇谟传》是一部很好看的作品。据说“郇”为二音字。当读“xun”时,其祖为姬姓,被封于古郇国,后以国为姓。而当读“huan”时,就与唐代一个重要人物,也就是本书的传主郇谟有关了。郇谟本姓旬,郇为唐代宗李豫赐姓,亦成为“郇”姓之始。一个平民...   [阅读全文]
    2024-05-27 10:48:49 《迁徙》:在迁徙中加固人性堤坝
    善于打通阴阳两隔,让生者与逝者对话,并来回自由穿梭,传递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讶异和奇幻,这就是大凉山彝族作家阿微木依萝独特而轻盈的“招魂术”。她的中篇小说《迁徙》,依然延续这个精神传统,氤氲野生而魔幻的气息,小说围绕主人公受好朋友邀请,为逝去的爷爷喊魂,这期间的生...   [阅读全文]
    2024-05-24 09:57:59 孔令剑:新时代青年诗人的眼力和笔力
    一如何在一个已经到来并且快速前进的新时代大潮中展现个体自我的才思与担当,是摆在所有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面前的难题和任务。但同时,如果将诗歌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一域,也不仅仅是个体凸显自我存在的文学手段,新时代的诗学难题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解决。对许多诗人来...   [阅读全文]
    2024-05-13 08:38:01 张莉:散文是有情的写作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真正能写好散文的人,该是...   [阅读全文]
    2024-05-07 10:51:00 成就与困厄——对当下报告文学的谏言
    “作家在复杂纷乱的现实面前,缺少深刻整体的观察分析与把控能力,有茫然、无所适从的困惑。不能够在社会生活茫荡的时候,拥有切问近思的自觉,表现不出转释成智的能力,创作就会陷入一种近乎事务性的单纯呈现中。我们虽然不能要求报告文学只是对那些焦点的政治、急迫的民生话题表...   [阅读全文]
    2024-04-28 10:11:21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式
    新中国70年多来的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文学的叙述,形成了新中国文学的主流。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同时与现代文学建立的“乡土文学”传统、尤其是鲁迅的示范作用有关;另一方面,新中国的主流作家...   [阅读全文]
    2024-04-10 08:07:44 赵瑜:《陌上》,付秀莹的乡村世界
    付秀莹用近乎金瓶梅式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一个色彩丰富的乡村世界,将我们带入表面欢快却满是苦楚的底层世界。读付秀莹适合喝红茶,红茶暖胃,可以治疗因小说情节变凉而生出的涩滞。如果选择季节,我宁愿中秋节以前读付秀莹的最新长篇小说,中秋之前,月亮是暖的,瓜果丰富,也可以驱...   [阅读全文]
    2024-04-02 09:36:48 张瑞洪:暗示的意义
    胡性能在《去昙城的路上》中向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恰当的暗示:一个将死之人被抬上殡葬师的车,在去往昙城的路上,看着病人脸上的痦子,殡葬师回首往事,并愈发肯定这人正是当年差点将自己害死的恶徒。接下来,这一暗示变成了一种非常纯粹的指引,它指引我们去了解殡葬师如何受过去...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