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3-10-11 02:11:26 西篱:上海叙事与女性写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20世纪的上海为女性写作贡献了不少奇葩。贵族出身的张爱玲,40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是个文坛“异数”,她独特的文字的生命力,作品中拥有的女性之敏感和细腻,以及浓郁的古典美,她对世事人心了解的通透、对人物心理本质的把握等等,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座高峰。...   [阅读全文]
    2013-10-09 02:06:06 低处的人生 高处的云朵
      高丽君是近年来从宁夏西海固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她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创作的精神突围,以饱满的激情、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坚定地捍卫散文尊严。她以低处的人生历练,向高处的诗意人生靠近。她的文字真实、安静、清洁,文采盎然。读高丽君的散文集《在低处在云端》,从中可以...   [阅读全文]
    2013-10-08 03:03:02 郭鹏:将孔圣人还原为孔夫子
    一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重心——孔子及其儒学,历来有很多大家都讲述了其重要性。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钱穆在《孔子传》的序言中说:“孔子为...   [阅读全文]
    2013-09-27 02:03:12 邵燕君: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新变
      进入新媒体时代,我们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说法有了更切身的体会。真正改变人类认知方式的是媒介自身的变化,与之相比,内容倒在其次。随着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越来越深地进入我们的阅读生活,不仅是文学的内容变了,更是文学生产、传播、接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   [阅读全文]
    2013-09-22 02:00:53 双鱼:难以泅渡的幸福彼岸
      “80后”的蔡东笔触老练、直击人心,从《结发》开始,蔡东独特的文字风格正在逐渐形成。她理性而冷静的叙述背后,往往暗藏着看透世事的决绝与彻骨的无奈、悲凉。蔡东用自己年轻的笔,一次次轻易地戳穿了一击即碎的现实与幸福。  小说《无岸》亦是如此。45岁的柳萍生活在“永...   [阅读全文]
    2013-09-18 02:34:39 思维的力量
    黑芝麻和白芝麻放在一个盘子里,如何一下就分开?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答曰:黑芝麻只有一粒,把它拣出来就是。这个答案虽不完备,但也足见睿智,于谐趣当中体现了思维的火花。“博学善思”这个成语本为并列结构,反过来,变成“善思博学”后,即可看成因果式结构,因为善思,所...   [阅读全文]
    2013-09-17 02:02:20 麦家:当作协主席弃写作就像结了婚又禁欲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麦家现在有两个新头衔:书店主人和浙江省作协主席。前一个身份让他深感满足、夙愿已成,而后者则让他“欣喜、惶恐、不适应”。  他说:“作协主席首先得是个作家,当了作协主席放弃写作,就像一个人结了婚禁欲,可笑又可悲。我...   [阅读全文]
    2013-09-16 02:00:49 葛亮:香港文学的“怀旧性”
    </H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降,华文文学界掀起一股怀旧热潮。内地“上海怀旧”与1984年初兴起的“文化寻根”一衣带水;“港式”怀旧则在“回归”与“集体回忆”等关键词的辐射之下,体现着更为深层与独特的历史建构。  马尔科姆·蔡斯(MalcolmChase)在《怀旧的不同层面》一文...   [阅读全文]
    2013-09-11 02:19:14 刘厚生:梅花奖三十年思考
    </H1>  ●梅花奖强调争奖者必须有优秀的完整本戏,显然推动了争奖者及其剧团进一步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重视。  ●从前孤立强调“看角儿”,常造成大角儿同二三路乃至底包的大小矛盾,现在则基本消除,梅花奖发挥了一定的巩固作用。  ●整个戏剧界需要了解,没有优秀大演员的剧...   [阅读全文]
    2013-09-06 03:07:37 徐则臣:小说的边界和故事的黄昏
      小说需要故事,这谁都知道;但是在今天,小说里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讨论这问题的人似乎不多。故事还能是什么样子?某日,在一大学做讲座,中文系的学生站起来反驳:故事就是故事,今天的故事和昨天的有区别吗?我说,故事本身也许没有区别,但小说里的故事有区别。在今天,...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