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3-10-11 02:11:26
西篱:上海叙事与女性写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20世纪的上海为女性写作贡献了不少奇葩。贵族出身的张爱玲,40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是个文坛“异数”,她独特的文字的生命力,作品中拥有的女性之敏感和细腻,以及浓郁的古典美,她对世事人心了解的通透、对人物心理本质的把握等等,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座高峰。...
[阅读全文]
2013-10-09 02:06:06
低处的人生 高处的云朵
高丽君是近年来从宁夏西海固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她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创作的精神突围,以饱满的激情、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坚定地捍卫散文尊严。她以低处的人生历练,向高处的诗意人生靠近。她的文字真实、安静、清洁,文采盎然。读高丽君的散文集《在低处在云端》,从中可以...
[阅读全文]
2013-10-08 03:03:02
郭鹏:将孔圣人还原为孔夫子
一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重心——孔子及其儒学,历来有很多大家都讲述了其重要性。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钱穆在《孔子传》的序言中说:“孔子为...
[阅读全文]
2013-09-27 02:03:12
邵燕君: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新变
进入新媒体时代,我们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说法有了更切身的体会。真正改变人类认知方式的是媒介自身的变化,与之相比,内容倒在其次。随着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越来越深地进入我们的阅读生活,不仅是文学的内容变了,更是文学生产、传播、接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
[阅读全文]
2013-09-22 02:00:53
双鱼:难以泅渡的幸福彼岸
“80后”的蔡东笔触老练、直击人心,从《结发》开始,蔡东独特的文字风格正在逐渐形成。她理性而冷静的叙述背后,往往暗藏着看透世事的决绝与彻骨的无奈、悲凉。蔡东用自己年轻的笔,一次次轻易地戳穿了一击即碎的现实与幸福。 小说《无岸》亦是如此。45岁的柳萍生活在“永...
[阅读全文]
2013-09-18 02:34:39
思维的力量
黑芝麻和白芝麻放在一个盘子里,如何一下就分开?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答曰:黑芝麻只有一粒,把它拣出来就是。这个答案虽不完备,但也足见睿智,于谐趣当中体现了思维的火花。“博学善思”这个成语本为并列结构,反过来,变成“善思博学”后,即可看成因果式结构,因为善思,所...
[阅读全文]
2013-09-17 02:02:20
麦家:当作协主席弃写作就像结了婚又禁欲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麦家现在有两个新头衔:书店主人和浙江省作协主席。前一个身份让他深感满足、夙愿已成,而后者则让他“欣喜、惶恐、不适应”。 他说:“作协主席首先得是个作家,当了作协主席放弃写作,就像一个人结了婚禁欲,可笑又可悲。我...
[阅读全文]
2013-09-16 02:00:49
葛亮:香港文学的“怀旧性”
</H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降,华文文学界掀起一股怀旧热潮。内地“上海怀旧”与1984年初兴起的“文化寻根”一衣带水;“港式”怀旧则在“回归”与“集体回忆”等关键词的辐射之下,体现着更为深层与独特的历史建构。 马尔科姆·蔡斯(MalcolmChase)在《怀旧的不同层面》一文...
[阅读全文]
2013-09-11 02:19:14
刘厚生:梅花奖三十年思考
</H1> ●梅花奖强调争奖者必须有优秀的完整本戏,显然推动了争奖者及其剧团进一步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重视。 ●从前孤立强调“看角儿”,常造成大角儿同二三路乃至底包的大小矛盾,现在则基本消除,梅花奖发挥了一定的巩固作用。 ●整个戏剧界需要了解,没有优秀大演员的剧...
[阅读全文]
2013-09-06 03:07:37
徐则臣:小说的边界和故事的黄昏
小说需要故事,这谁都知道;但是在今天,小说里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讨论这问题的人似乎不多。故事还能是什么样子?某日,在一大学做讲座,中文系的学生站起来反驳:故事就是故事,今天的故事和昨天的有区别吗?我说,故事本身也许没有区别,但小说里的故事有区别。在今天,...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冯杰:那一枝高高的荷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
王冰:长安人写长安 ——《长安物语》...
刘德安:为海南热带雨林立传——读杨...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
卜一:灵感火花的诗意写者...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