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5-08-15 02:13:40 张德祥:寻找最原始的生命精神
      对小说《夏》的看法,我觉得就是一个“大”字。大河,小说写的是黄河;大夏,华夏;还有小说雄心大、体量大、结构大。  先说说大河。这个小说是现实题材,非常写实接地气,五光十色。通过裴黄、郭笑、马卫东这三个共同成长起来的兄弟,在几十年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活动、...   [阅读全文]
    2015-08-14 03:00:47 北乔:文学批评要有生命的体温
      无论是叫作品还是称为文本,一部小说抑或别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自足的生命体。其是由作家的精神世界出发,生成的是相对独立的世界。我们的阅读就是感受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或世界,进行探询或者对话,有时还会以此来观照我们自身以及现实世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行走于文...   [阅读全文]
    2015-08-13 04:25:04 陈华文:换个角度认识杂草
      大自然中的草木原本无所谓孰优孰劣,但是经过文人们的一番描绘后,形形色色的草木被分为三六九等,被贴上各种情感化的标签。如青松象征勇敢、牡丹代表雍容、莲花则是高洁的同义词,而随所可见的、那些野蛮生长的杂草,则经常被人忽略。其实,在植物的大家族中,杂草和所有草木...   [阅读全文]
    2015-06-04 02:00:19 束亚林:有灵性的文字
    2015年3月13日,《新安晚报》副刊连续刊登我的《娇妹出嫁》和《有一种恐惧叫做过年》两篇散文,当日《新安晚报》副刊整版共计刊登3篇稿件,而竟然有两篇出自我之手,占整个版面的三分之二版,加之此前1月26日《童年旧事》上了《作家网》和2月21日《得之东隅,失之桑榆》上了《中华...   [阅读全文]
    2015-06-03 03:00:26 郭军平:我美丽的家乡
        清代文学家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古徴神韵》一书,装帧精致,印刷精美,书中文字精炼、优美,图文并茂,可谓是让莘莘学子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人文风貌、历史沿革、风景名胜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厚重的乡土教材。    我...   [阅读全文]
    2015-06-02 01:45:58 曹文轩:三个“放羊孩子”的启示
      文学从根本上来讲,是用来创造世界的,这个世界是新的神话,也可能是预言,儿童文学更应如此。  经验:片面与完整  有一本书,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是巴西人保罗·柯艾略。作品写道:一个牧羊少年在西班牙草原一座教堂的一棵桑树下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他依梦境...   [阅读全文]
    2015-06-01 02:37:11 歌声与欢笑同在 儿童与幸福永存
    伴随着花的芬芳,六月的校园花如海,六月的校园歌如潮,六月的孩子在温馨中憧憬明天,六月的少年在幸福里规划未来。每当“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但是你是否知道这“六一”节的来历,是否知道当...   [阅读全文]
    2015-05-29 02:00:10 《红军姨母》的追求
    念人创作的《红军姨母》,这是一部近二十万字的传记文学作品。此部作品,经过念人同志两年多的采访、写作,终于完稿了,并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被传记主人公苏明把一生全部贡献给人民的解放事业崇高品质所深深打动。《红军姨母》是琼崖老战士传记作品中,...   [阅读全文]
    2015-05-22 03:00:18 以“小我”之眼观察“世界”
      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重新思考。“真实”是纪实类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因而非虚构写作并非新的写作潮流,更不是新的文学思潮,而是陈年老酒的重新包装上市。  非虚构写作既要避免宏大叙事的“假大空”,又要避免个人化、私密化叙事造成的格局小、境界低、蕴...   [阅读全文]
    2015-05-20 02:00:55 李广荣:《文友集》前言
      以文会友为你精彩  文友,“玩”文字的朋友。曾听过谭咏麟的《朋友》,朋友这个字眼,太沉重也太深重。几十年的岁月长河中,有多少人在我们身上烙上这个字印,我们又在多少人身上熨上一个记号?盐城市委老干部局及其活动中心领导,怀有一个心愿:能够为文朋诗友们提供一个平...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