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5-10-26 05:00:24 郭军平:散文创作应有深度
      散文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想的艺术。一篇成功的散文既应具备成功的语言技巧,也应该具备思想的高度或深度。纵观中外传世经典散文,除了语言方面的成熟以外,更多的是给人思想上的洗礼和心灵上的启发。  先秦八大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屈原的文...   [阅读全文]
    2015-10-23 03:00:52 胡应明:时代何以需要戏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令广大戏曲工作者欢欣鼓舞。这一来自国家层面的可以落地的政策性安排,使许多基层戏曲工作者增强了职业自豪感。特别是“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等一系...   [阅读全文]
    2015-10-20 02:00:53 马忠:抵达心灵的现实
    真正的诗歌写作如同大自然探险,是一个延续性的抵达的过程。这就要求一个诗人,一方面努力忠实地倾听和感觉生命,一方面借助生活承载的重力,下沉到生活和人生底部,打捞深层的感受,体验和情感,从而揭示和显化生命的深度。近日,晓波兄通过微信发来他在今年上半年创作的二十余首...   [阅读全文]
    2015-10-19 03:11:02 杨百良:文化播种者的足迹
    2013年10月25日,法库县文化馆馆长李君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群文之星称号。首次荣获全国群文之星的他,面临万众瞩目的国家级大奖他表现得很淡定平和,但当他面对市民百姓众目睽睽的惊羡目光时,却表现出难以抑制的激情。因为他是从市民百姓的心中脱颖而出的文化志愿者,...   [阅读全文]
    2015-10-16 03:00:21 徐东:大动物都有宁静的外表
      这是个大时代。这个大时代本身并不是个大动物,它喧哗不宁,有着各种问题与缺陷,有着萎败的、被破坏的,甚至是令人失望的整体性。如果个体的人受到生存与发展的整体性的压力,则有可能损耗和损害他的时代,包括他自己。大时代不是大动物,大时代的影子对于作家来说则是个大动...   [阅读全文]
    2015-10-13 03:00:32 于坚:我认为是文化出了问题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今天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大的现实,文革在时间上拆迁了中国,而拆迁又在空间上拆迁了传统中国的筑居。中国过去的历史变成了一个空白,过去的历史完全被妖魔化。我经常听到年轻一代的作家谈到中国历史的那种虚无感,把中国历史看成一个灾难、死亡...   [阅读全文]
    2015-10-08 03:00:17 郭军平:正确认识自己
      一个人认识别人也许不难,但是难就在于能否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难处就在于自己是处于“当局者迷”的地位,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一样。  譬如吧,自己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沾上了点灰,倘若不用镜子照或者不借助别人的眼睛发现,那自己肯...   [阅读全文]
    2015-09-30 02:01:38 姚海军:谈谈刘慈欣的科幻美学
      按最为简单的科幻分类法细分,刘慈欣的作品属于典型的硬科幻。刘慈欣曾在《科幻世界》的访谈栏目中坦陈自己的硬科幻创作理念:“在想象世界中展示宇宙的科学美”,即用科幻的方式“释放禁锢在科学方程式中的美”。  当人们说科幻是小众文学的时候,指的其实就是刘慈欣所代表...   [阅读全文]
    2015-09-24 04:59:24 峭岩:在诗中感悟生命
      近日,由唐山市文联主办的“让诗歌回家——峭岩诗歌论坛”在唐山举行。  吴思敬、朱先树、寇宗鄂、查干、绿岛、刘辉、袁宁等与会者谈到,峭岩起初以军旅诗著称,后来转向“以长诗为人立传”,总是处于不停攀登的创作状态。他的诗歌与历史、时代、社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能...   [阅读全文]
    2015-09-22 02:00:30 马平川:文学新陕军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陕西文学以其深厚的底蕴、突出的成就,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创作景观。“风流三代人,风云半世纪”(李星语)。老中青三代作家苦心耕耘,共同铸就了陕西文学的辉煌,从而确立了陕西作为中国文学重镇和全国文学大省的地位。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后...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