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4-09-30 07:46:37 赵云:全版权形态下IP改编的发展前路
    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以网络文学“IP”为核心的“全版权”运营顺势而生,建立起从文学创作到版权运营再到深度消费的这一相对完善且运转良好的链条。我们发现,IP改编的形式非常丰富,除占比最大的影视改编外,游戏、动漫、有声、舞台剧等也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据伽马数据发布的《...   [阅读全文]
    2024-09-23 09:27:02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民间布衣志》
    拜读了当代作家李木生老师的又一部力作《民间布衣志》。这个散文集是为民间的草根书写的,为平凡如我们的平民百姓所唱颂的文字,为那些受苦受难的中国民间人物所写的文字。这本著作,我读了四个多月,有的章节甚至读到两遍三遍,总觉得不够。这些日子,我读读停停,不敢读得太快,...   [阅读全文]
    2024-09-18 08:38:50 王宝杰:最可怜的要数焦仲卿
    笔者在《刚烈·专情·绝望·轻生》一文中分析了刘兰芝自杀的性格因素以及她如何一步步发展到自杀的心理轨迹,但对焦仲卿的性格成因及其自杀心理的发展没有深入分析;而且,千百年来,人们可能忽视了一个最可怜的男人——焦仲聊,他内心的痛苦、焦虑、抑郁,有谁去理会呢?下面,就...   [阅读全文]
    2024-09-10 07:41:56 郭平:谈谈小说细节描写创作体会
    细节描写,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一环。如果把小说当作一锅炒菜,那么,细节描写就是炒菜配料。炒出来的菜味道鲜美不鲜美,那就看师傅的配料了。对此,在小说创作中,细节描写显得很为必要。最近,作家念人有一部中篇小说《外滩情》,读者很喜欢。该小说为何获得读者青睐?该小说除其有...   [阅读全文]
    2024-09-04 08:47:39 贾振勇:文学批评不能丧失风骨
    最近,翻读两篇90多年前的文学批评文章,闻一多的《〈女神〉之时代精神》和《〈女神〉之地方色彩》。读之再三,感慨万千。一是当时的闻一多仅仅24岁,可谓青春年少;二是两篇文章的发表时间仅仅间隔一周,都是发表在创造社的刊物《创造周报》上,而且两篇文章的基调正好相反,既有...   [阅读全文]
    2024-08-30 10:55:19 陈剑晖:原生态呈现与异质化追求——评陈霁的非虚构写作
    五年前,陈霁带着锅碗瓢盆到平武县白马藏族乡挂职,当年秋天就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白马叙事》。但他并未就此止步,继续走向白马部落深处。于是,非虚构文学作品《白马部落》出现在了读者面前。可以说,《白马部落》既是为白马人立传,也是一部独特的、富于异质性的传奇之作。陈霁...   [阅读全文]
    2024-08-22 10:36:22 赵长庚:浓浓的乡愁,隐隐的痛——读王树立诗作《我是个多余的回乡人吗》
    近日,有幸拜读诗人树立2024年7月29日发《东方文学》的诗作《我是个多余的回乡人吗》,诗歌中那浓浓的乡愁隐隐的伤痛感染了我。我先回和了一首小诗——和树立《多余的回乡人》之《距离》:一小时多路程不足百里距离由于时间叠加我与故乡的距离不再是有限的线段而是一条看不见终点...   [阅读全文]
    2024-08-19 08:44:58 大畜:评析《崆峒山小记》
    “看山是山”,至少有两层境界:其一是朴素的识见,如说一座山是山,因为它像课本中所学的“山”的样子。小朋友大都有这境界,眼睛看到山时,虽不知山的海拔,也不一定能叫出山名,但会说它就是山。其一是顿悟后的返璞归真,如说一座山是山,因为它不是天空,它不是海,它也不是一...   [阅读全文]
    2024-08-12 11:09:42 李桂玲:“创新的文学”与“守成的文学”
    要发现、总结新时代文学中的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首先要梳理新时代文学中青年写作所呈现的“新质”。正是这些区别于此前文学的“新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或可成为青年写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起到突破与引领、反思与重构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对这一文学“新质”的认知,前提是要对...   [阅读全文]
    2024-08-06 09:30:56 冯亦同:我对“新诗失望论”的一点看法
    几年前,我接受诗友月色江河的书面采访。他问道:“诗人流沙河因对新诗失望而停止写诗,请问您对新诗是什么态度?据报道,最近流沙河再版了《流沙河诗话》,寂寥得无人问津,与当年初版时的巨大轰动形成较大反差。请问您是怎么看的?”我的回答如下:新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或者...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