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6-08-18 07:58:59
马同儒:读启功批评书法乱象所想到的
微信2016年7月13日《书法思考》载文“启功批书协副主席:文化差、爱招摇”一文颇有感受,认为这些现象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普遍存在的。文中虽然是披露了个别现象,但实际上是与书法、美术协会的隶属和命名不无关系。书法协会,按社会管理分派来讲是行业协会的一种,它与...
[阅读全文]
2016-08-15 08:50:03
庾信文章老更成——读张亮《春浪拍岸》
[阅读全文]
2016-08-04 09:31:47
大畜:“福建诗歌”简述
汤养宗在《“门”里头的福建诗歌》认为,“闽”字是门里有“鸣虫”,这道出了福建诗歌自闭自鸣的普遍心态。福建诗人极少在诗歌界张扬与作态,他们更相信作品的硬件,不相信名声的软件,从而用厚重结实的诗歌作品来取得诗同行的信任感。在文中,汤养宗点评了吕德安、游刃、安琪...
[阅读全文]
2016-07-25 11:03:54
在“流过”中留下诗情——读徐芳的《日历诗》
我尝试过各种文体写作,但我不写诗。年轻时读过大量的诗,也整本整本地抄过古今中外许多大诗人的诗。但我从不写诗。诗,是我最为敬畏的文体,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古人说,诗缘情而绮靡。西方人说,愤怒出诗人。诗,是在感情、人生最为激烈时刻,溅出来的灿烂火花,是一种特别需要...
[阅读全文]
2016-07-07 10:56:05
活在诗中——读王琪《远去的罗敷河》
王琪是一位钟情诗歌的汉子,出生于华阴市夫水镇夫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即开始诗歌创作,19岁即与杨朝阳合出诗集《闯进风景》,20岁开始大量发表诗歌、散文、随笔,23岁就加入西安市作家协会,24岁加入省作协,至今已是有二十年省作协会员的老作家。《远去的罗敷河》是他的第三...
[阅读全文]
2016-07-01 10:34:51
张陵:此心可鉴
陈家恬写过农事散文《日落日出》,非常独特,非常精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来交流多了,我们也成了朋友。现在,他又有新作,把照料父母的日记整理成书,准备择时出版,嘱我写序。我自然很想一睹为快,就一口应承了。然而,当我掂量出书稿的思想文化分量时,便觉得有些冒失了。才...
[阅读全文]
2016-06-22 08:25:06
郭军平:一颗晶莹的诗心——读陈平军《心语风影》
林语堂先生在谈到读书时有一段论述:“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
[阅读全文]
2016-05-31 10:47:30
郭军平:守望与回归——读赵攀强《留住乡愁》
旬阳处于秦巴山区,从文化源流来看,是秦楚蜀文化的一个交汇区,这里既有着北方农耕文化的厚重,也有着南方渔猎文化的余绪。山大林深,河网密布是这里的特点;另外,丰富多样的森林和植被既为这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可以依赖的物质资源,同时也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诗意栖息...
[阅读全文]
2016-05-27 09:31:14
郭军平:爱从心底流淌——读张亚凌《回眸 凝望》
文学艺术起源于爱。没有爱,就没有艺术作品的产生。生活是一座丰厚的艺术矿藏,里面潜藏着无穷的能源与热量。面对生活,有些人态度冰冷麻木,即使他(她)的生活矿藏很丰富,这些财富都可能与他(她)无缘;然而,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他们(她们)总能以一颗火热的心把这些潜藏的...
[阅读全文]
2016-05-24 01:48:16
郭军平:饱满的感情 壮阔的画面——读周养俊《诗语》
庸常的生活,好需要一场热恋,就如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乒乒乓乓敲打在冰硬的路面上,我推开窗户,倾听那千年难得的琵琶诗语。渴望与诗的一场恋爱,是经年已久的梦想,少年的痴狂,青年的追寻,中年的执着,都曾经让我把我诗歌艺术作为文学上的王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在唐诗...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冯杰:那一枝高高的荷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
王冰:长安人写长安 ——《长安物语》...
刘德安:为海南热带雨林立传——读杨...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
卜一:灵感火花的诗意写者...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