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8-11-02 11:55:15 潘凯雄:《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城有病,人知否?
    “城市病”的“发病”区域广阔,蜚声全球的汽车城底特律就是代表之一。图为版画《底特律河》(视觉中国)杨黎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以长篇报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而蜚声文坛,其作品在对选材和事件讲究的同时,更注重置身于其间人物的心理与灵魂拷问。然而,就是这位成熟的报告...   [阅读全文]
    2018-10-29 02:49:02 康文静:读付金龙的《龙吟夜话》
    对于付金龙的这部《龙吟夜话》来说,当我从付主席那里拿到这部书时,给我的初始感觉,除了对于这部巨著的欣喜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沉重之感。于这部书而言,也是得到了大家非常高度的赞誉。说起付金龙这个名字,或许他在文坛上鲜有人知晓,但要是提起“中山龙吟”这个名字,在当时兴...   [阅读全文]
    2018-10-25 11:37:12 长江: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
    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h2>我写“港珠澳大桥”,开始是做电视(央视《新闻调查》已经播出了两期),看了很多相关的报道——过去了的事情嘛,没办法,14年开发、7年建设,你无法亲历,无法亲眼所见,就只能靠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报道怎么说,你就怎么信?就怎么用?很多事,...   [阅读全文]
    2018-10-08 09:33:22 熊育群:文学当随时代
    文学当随时代</h2>□熊育群我国进入一个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特别是对精品力作的需求,对文艺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要攀登高峰,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为何创作的问题。我们沉浸在个人世界太久了,个人的情怀当然要写,但有责任有担...   [阅读全文]
    2018-09-25 08:50:37 梅俏:文艺作品怎样才能打动人心?
    念人同志把他的三部小说,即《泪洒珠江》、《哭泣的白云山》、《愤怒的玉兰》汇集在一起,以《南国三部曲》为书名,编辑出版,确实是一件值得研讨的事。过去,单篇出版时,我读着它,是一种感受,也写过一些评论;现在,汇集到一起,我并没有估计到它的新意。是我家的保姆看后,高...   [阅读全文]
    2018-08-21 09:27:34 付玉琪:故乡书写与家族文化记忆——读马步升的小说
    要了解一个人,就要追问他的来处。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确定的、真实的、地理上的故乡,一个是魂牵梦萦的精神意义的故乡。细读马步升的故乡书写可以发现,他笔下的陇东早已超越地理名词概念,实现由实体形态升华为他的精神归宿,陇东具备了深层的文化含义。对于马步升来说,...   [阅读全文]
    2018-08-16 12:09:46 李军:将个人理想融铸进国家理想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年轻人不同的使命。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讲述的便是一个用不屈的意志创造出自然奇迹的壮丽故事。该剧真实再现了塞罕坝造林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精神,通过塑造造林人群像,展现了一个集体携手创造奇迹的壮举。时至今日,这片葱茏的林海,依旧展...   [阅读全文]
    2018-07-24 04:58:20 从莫老爷的襟怀看特色爱情观——评念人小说《铁窗下的婚礼》
    最近,左翼作家念人的新作《铁窗下的婚礼》问世了,这是念人同志完成《泪洒珠江》、《哭泣的白云山》、《愤怒的玉兰》的‘南国三部曲’后,又一部力作。在小说《愤怒的玉兰》中,描写莫老爷为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他毅然辞去了干部身份,回到了家乡组织农民...   [阅读全文]
    2018-07-19 09:34:28 桫椤:细水巨澜,或女性的诗学
    灵动的语言、轻盈的意象和澄澈的叙事为经验、记忆和感受赋形——真诚,或许是张好好的写作面对生活和自我时最鲜明的态度。将人类的情感和道德置于广阔的时空视阈内,从中寻找不变的爱和温暖,这反映出张好好的文学追求,也显示了诗意的生活旨趣。在当下的写作现场,张好好仿佛是一...   [阅读全文]
    2018-07-16 09:33:43 《四月的沉醉》:灵魂的在场
    四月的诗有光,有灵气,有优雅的气质。四月的诗有光,这是心灵之光。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在中国美学看来,“心”是照亮美的光之源。四月诗的光是从四月的心灵中发出的,它照亮美,照亮人生,照亮存在的意义。《致漂泊者》是...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