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18-12-17 10:03:02 雪花:讴歌世代,弘扬善美 ——记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杨杨
    当下,在中国报告文学作家队列中,杨杨的创作可谓厚积薄发。多年来创作了大量报告文学,以及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三百余万字。创作题材特别宽泛。即便是书法、绘画,甚至预言,都是独树一帜。特别是随笔《不是预言的预言——中国作家距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2012年8月1日)...   [阅读全文]
    2018-12-05 08:37:30 李晓东 贺福中: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
    用适合现代人的方法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不仅是方法手段的问题,更深层次在内容的选取和传播的视角。要从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益于促进现实功用,有益于全面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立场,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提升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阐释和传播水平,取得全方位效能...   [阅读全文]
    2018-11-27 08:15:55 雷开艳:乡情——天津著名作家段家军先生的故乡情怀
    一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情结。虽然我长这么大,从没有长时间离开故乡独自生活过,但是在我的眼里,故乡永远是心灵的港湾,是萦绕在心里的一首不老的歌谣。正如段先生在《故乡的情怀》一文中所说:我眷恋着故乡的一切,正如水中的鱼儿眷恋着它的一方池塘,正如那刚出壳的雏鸡眷恋着它...   [阅读全文]
    2018-11-23 12:49:56 张光昕:一部《巨人传》的开头
    在《巨人传》的开头几页,拉伯雷描述过一个荒诞不经的情节:格朗古歇太太身怀六甲,又好吃肥肠。临产那天,由于大肠状况甚于分娩问题,不得不服用收敛药。当母腹中的胎儿遭遇到突然紧缩的产道时,离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无比硕大的家伙从涨破的胎盘上跳了出来,钻进了大动脉,通过...   [阅读全文]
    2018-11-06 09:21:21 解读三少爷的剑
    1985年9月21日,当古龙先生坐在病榻前将生命中最后一块文字堆彻于他辞藻的城墙上唱响了绝笔《猎鹰赌局》,然后轻轻地拍了拍身上久积的灰尘后对人生已无所牵挂。一颗流星划破长空,在茫然消逝的瞬间散发出耀眼的光辉令无数明星黯然失色。于是戏上演了剧终,他合起双眼向尘世挥手告...   [阅读全文]
    2018-11-02 11:55:15 潘凯雄:《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城有病,人知否?
    “城市病”的“发病”区域广阔,蜚声全球的汽车城底特律就是代表之一。图为版画《底特律河》(视觉中国)杨黎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以长篇报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而蜚声文坛,其作品在对选材和事件讲究的同时,更注重置身于其间人物的心理与灵魂拷问。然而,就是这位成熟的报告...   [阅读全文]
    2018-10-29 02:49:02 康文静:读付金龙的《龙吟夜话》
    对于付金龙的这部《龙吟夜话》来说,当我从付主席那里拿到这部书时,给我的初始感觉,除了对于这部巨著的欣喜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沉重之感。于这部书而言,也是得到了大家非常高度的赞誉。说起付金龙这个名字,或许他在文坛上鲜有人知晓,但要是提起“中山龙吟”这个名字,在当时兴...   [阅读全文]
    2018-10-25 11:37:12 长江: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
    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h2>我写“港珠澳大桥”,开始是做电视(央视《新闻调查》已经播出了两期),看了很多相关的报道——过去了的事情嘛,没办法,14年开发、7年建设,你无法亲历,无法亲眼所见,就只能靠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报道怎么说,你就怎么信?就怎么用?很多事,...   [阅读全文]
    2018-10-08 09:33:22 熊育群:文学当随时代
    文学当随时代</h2>□熊育群我国进入一个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特别是对精品力作的需求,对文艺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要攀登高峰,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为何创作的问题。我们沉浸在个人世界太久了,个人的情怀当然要写,但有责任有担...   [阅读全文]
    2018-09-25 08:50:37 梅俏:文艺作品怎样才能打动人心?
    念人同志把他的三部小说,即《泪洒珠江》、《哭泣的白云山》、《愤怒的玉兰》汇集在一起,以《南国三部曲》为书名,编辑出版,确实是一件值得研讨的事。过去,单篇出版时,我读着它,是一种感受,也写过一些评论;现在,汇集到一起,我并没有估计到它的新意。是我家的保姆看后,高...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