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03-15 03:30:43 安详是一条回家的路
       [阅读全文]
    2010-03-12 05:01:15 谢云八十书画谈
    <!--正文内容begin--></H1>  谢云先生近年以奇崛、天真的草篆独步书坛,这是笔者一直关注的一个现象,并曾有小文作专门评论。2009年,先生八十大寿,线装书局为其结集出版《谢云八十书画》。这一册不算豪华但印制精美的书画集,收入谢老近年所作书法及山水画各35件,这些作品从...   [阅读全文]
    2010-03-11 03:07:37 悼念张枣:张枣具有真正的诗人气质
       [阅读全文]
    2010-03-07 05:41:30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事
    <!--正文内容begin--></h1>赵丽宏作品赵丽宏当年在崇明插队时,曾经是村里有名的画家。他的作品就画在农民的灶壁上。他不画革命题材的画,也不在灶头上写标语口号,他画的是山水、花卉、五谷和蔬菜,农民们喜欢这些画,都热情邀请赵丽宏到家里来作画。从小迷恋美术的赵丽宏也就有...   [阅读全文]
    2010-03-03 03:08:48 仓央嘉措:传说中的诗人
    <!--正文内容begin--></H1>  冬夜在被窝中读书是最佳的余兴节目。最好是门外下着雪,一切都被掩盖了,而屋内的人在文字里神游世外,应有尽有,两个世界各行其是。  仓央嘉措就是在这样的冬夜走出后门去见情人的吧?他摸一摸看门的黄狗的头,跨出这道门,他便不再是活佛,而是...   [阅读全文]
    2010-02-27 03:08:51 写在汪曾祺诞辰九十周年
    </H1>“他们最终是不讨巧的”</H1>  汪曾祺先生曾对我说过:“你别看他们写得长,他们最终是不讨巧的。”  汪先生究竟何时对我说的,是蒲黄榆还是福州会馆,是夏天还是冬天,是睛天还是雨天,我现在一点印象没有了。但是我敢发誓,汪先生肯定对我说起过这句话。这句话也不可能...   [阅读全文]
    2010-02-21 03:53:03 能人马未都
    <!--正文内容begin--></H1>  马未都在京城早就是位名人。  京城名人多,一多了就分“圈儿”,好比商界、经济界、科技界、文化界、新闻界;每界又有细分,也是不同的圈子,比如新闻界又分报人、电视人、网络人……除了那些政界、演艺圈、体育界等常在传媒露面的人,相互认识的...   [阅读全文]
    2010-02-12 02:32:20 汉诗里的生命密码――访诗人洛夫
    诗人洛夫先生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汉诗的美学》讲座。白发苍苍的老诗人,上承古典,旁采西洋,兼收并蓄。“大局观”使得这位前辈诗人对胡适《尝试集》以降的“九十岁”的新诗,既知来龙去脉,也有通盘的清醒认识和自觉实践。涤去旧识,以见新意。虽极高远,可最终又抵于平实。如此...   [阅读全文]
    2010-02-08 04:24:42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正文内容begin--></h1>“如果说我的作品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那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语言的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1月23日,在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莫言和读者真诚交流。单...   [阅读全文]
    2010-02-05 02:21:10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是历史观
    <!--正文内容begin--></H1>  一部《明朝那些事儿》,让人们记住了石悦(笔名当年明月)。这位1980年出生的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公务员,将历史讲得有趣又严肃。目前,《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作品销量超过一千万册,成为60年来最畅销的史学读本,被译成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