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04-13 04:48:46 月下:曹操,三国的犀利哥
     我看历史书,最怕的是枯燥无味。其实我很喜欢看历史书,但是我不喜欢充满主观臆想、语言故作深沉、看似文字很多实则言之无物的历史书。因此,当我随手翻起这本《曹操秘史》时,不免也有以上的担心,但是很快,我的顾虑就被打消了,这不正是一本我梦寐以求要收藏的书吗?如今,这...   [阅读全文]
    2010-04-10 02:09:26 武菲:网络文化狂欢与“无意义表达”
       [阅读全文]
    2010-04-08 04:05:25 海凹:与蒋子龙商榷几个观点
    2010年3月21日,蒋子龙在甘肃《陇右讲堂》以《当代文学的文化环境》为题发表演讲。蒋子龙谈及当代文学,很是糟糕,蒋先生认为当代文学的衰落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先生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的批判言辞激烈,甚至有些悲愤。我为先生的悲愤而感动,这种悲愤就是良知。关于文化,在先生的...   [阅读全文]
    2010-04-07 02:06:18 黄毓璜:批评不可缺失有效性和公信力――学院批评一面观
    </H1>  文学批评发展到当下这个样子,满谷满坑而应时应节了,一些虽说匮乏名作却分明拥有名气的作者们,想不遇逢批评就不容易,还不乏这样的情形:名家那边等闲一部作品刚刚出炉,就有批评家早就等在那里似地一拥而上。让人不能不疑惑着批评者的过剩与批评的过量,感受着过于热...   [阅读全文]
    2010-04-01 02:19:45 金星:腰封上的那些字
    <!--正文内容begin--></H1>  最近看了两本带有腰封的书,其一是《问学余秋雨》,腰封上有这样赫然醒目的话:“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其二是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腰封上的字更吸引眼球:“万人签名联合推荐,2009年最感人的大书,最让世...   [阅读全文]
    2010-03-29 02:14:27 赖大仁:当今谁更应该读经典
    <!--functionpub_date(yyyy-MM-ddHH:mm)parsebegin--><!--function:pub_date(yyyy-MM-ddHH:mm)parseend0mscost!--><!--functioncontent()parsebegin-->  在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高歌猛进,快餐文化消费普遍盛行的今天,文化经典受冷落、时尚读物受追捧已成为一种颇为常见的现象。...   [阅读全文]
    2010-03-27 03:16:45 许民彤:当写作成为“流水制造”
    </H1>  比韩寒等“80后”作家办杂志风潮更进一步,越来越多的明星作家纷纷打造起规模化的产品线,集体变身出版人。2009年上海书展上,饶雪漫即以出版人身份亮相,她已经组建起了自己的“饶氏军团”。安意如也透露,即将成立自己的策划团队,抢占文学图书“市场”。有“亿元女生...   [阅读全文]
    2010-03-22 04:19:49 友情转载:钟锐:直面当今文坛的“两极分化”
    </H1>   提起当今文坛“两极分化”,也许有人会怀疑这是危言耸听。其实,多年前,我就将“趋时”与“媚俗”作为当今文坛的两位掮客予以抨击了:“所谓‘趋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赶时髦’、‘赶浪头’者也。”“所谓‘媚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迎合低级趣味,献媚庸俗世风。...   [阅读全文]
    2010-03-22 02:26:25 友情转载:做一棵灵魂自由的树
    做一棵灵魂自由的树  ——访《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作者、翻译家林少华教授  近20年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两代中国读者的阅读取向、审美感受和心灵品位。日前,中国翻译村上作品第一人林少华出版了《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   [阅读全文]
    2010-03-18 03:21:25 北岛忆张枣:《悲情往事》
      我是1985年初春在重庆认识张枣的,算起来已有四分之一世纪了。那时我和老诗人彭燕郊和马高明正在筹备一本诗歌翻译杂志《国际诗坛》,与重庆出版社商谈出版的可能性。除了张枣,我也见到了柏桦和其他几位年轻诗人。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关于那次见面,柏桦在他的回忆录《左边》...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