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5-04-01 03:08:35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
    长期处于中小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了解一种现象,多年以来,各地中小学领导及理科教师普遍不重视实验教学。在国家高度重视理工科人才培养教育的当今,这一现象着实令人忧虑,到了高度重视、切实落实的时候了。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   [阅读全文]
    2025-03-31 08:01:40 李伟长:文学批评与大众点评
    未来的文学批评很可能会降低对文本的依赖,从文本出发,但未必要回到评论对象。文本只是讨论问题的切口,与作家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讨论,意味着批评家可以脱离阐释、解释、开掘和解读的义务,以谈论同一个问题的方式给予价值判断。文学批评进入“大众点评”时代,意味着传统意义上...   [阅读全文]
    2025-03-24 08:12:20 张灵:“以梦为马”的纯真人生
    读《青涩年华》,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小说以饱含时代气息和个人生命体验的质朴清新的笔墨,借助梁月鹏的人生足迹、寻梦路径展现出一段并不短暂的当代中国的历史、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图景,和范围广大、层面众多人的生存境况、浮世百态,同时通过梁月...   [阅读全文]
    2025-03-19 06:05:45 顾奕俊:到灯塔去
    在对边凌涵发表于《人民文学》2021年第3期的《暗涌》进行相关论述之前,我们首先可能要认识到,这是一篇多少有些“在潮流之外”的小说,尤其是在现如今颇为激烈而又异常吊诡的性别议题之下,《暗涌》似乎所取的是另一条“路径”。但对照所见的部分青年小说家及其作品暴露出的局限...   [阅读全文]
    2025-03-11 05:58:15 潘永翔:寻找理论喧嚣下的学术纯真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h1>今天,当越来越多的文字逐渐沦为无关心灵的商品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理论舞动着艰涩的概念游戏的时候,我欣喜地看到了一本《艺术的味道》,看到了一个学者的美丽情怀、一种学术的清澈如水,也寻到了理论喧嚣下久违的学术纯真。“...   [阅读全文]
    2025-03-03 07:38:12 梁鸿鹰:文学批评的在场与入心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文学批评与人的灵魂有关,它作为助力于文学发展的话语,不单要时时置身于文学现场,而且要以抵达人的内心为重要指归。我们所迎来的文艺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同样也是当代文学批评最好的时期之一。文学批评作为我国文艺迎接更大兴...   [阅读全文]
    2025-02-28 10:43:23 许庆胜:无中生有的光亮诗歌艺术——序成敬诗集《河畔上的迎春花》
    创作的本体论探究,崇尚实证的西方研究家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尼采的“日神”与“酒神”、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还有俄国什克洛夫斯基的“反常化”,更有“现象学还原”派无论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三步骤...   [阅读全文]
    2025-02-18 08:08:17 闫政:悲剧的日常性与永恒性——评王玉珏《白腰雨燕》
    迟至《白腰雨燕》的故事行将结束之际,本篇小说标题的真实内涵才最终被揭露。白腰雨燕这种将生命中99%的时间花在空中的鸟类,实际上隐喻着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这使一种悲剧时刻在生命中具有了恒常性的状态。想要理解这种隐喻式创作的真诚与深刻,就需要回到小说本身,体察其创作...   [阅读全文]
    2025-02-10 07:15:24 徐进昌:上都文化研究回顾
    多年来,开启上都文化研究、成吉思汗文化思想研究、忽必烈以儒治国研究、锡林郭勒文化与地方学建设研究、蒙古新字八思巴文研究、上都大都间驿路文化研究等六个领域的学术课题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4月依法成立。盟委宣传部是主管部门。元上都遗...   [阅读全文]
    2025-02-04 09:19:59 周其伦:“患难之生”的文人情怀
    黄国荣的长篇纪实小说《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日前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该书以邹韬奋在烽火连天的抗战中为中华民众的觉醒而游走呐喊的艰苦卓绝,宣示着一个执著“报人”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为当今这个娱乐化信息甚嚣尘上的时代注入激励人心的信仰基因。邹韬奋先生是我国新...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